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技术;栽培;菜油;黄籽双低;杂交;技术研究;栽培技术;杂交油菜;油菜;双低杂交油菜;双低;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研究;油研9号;黄籽;高产;配套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5
摘要: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课题来源贵州省农业厅。 2、立项背景: 1)油菜生产在我国和我省农业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油菜是我国开发冬季农业的重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一亿亩以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占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我省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700万亩左右,是我省广大农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普遍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其油菜种植面积可能发展到1000万亩以上,在开发我省冬季农业的种植结构中将越来越重要地显示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战略地位。 2)我国食用植物油脂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严重不足,饼粕类高蛋白饲料严重短缺。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质的最主要来源之一,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10年我国蛋白饼料需求为60000000T,缺口38000000T。因此优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是我国21世纪最紧缺的大宗农产品,而大力发展油菜生产是缓解我国优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紧缺的重要措施。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涵是优质加产业化。降低芥酸含量,从而相对将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提高到80%以上。降低菜籽饼粕中的硫甙含量,从而使含蛋白质较高的油菜饼粕从对家畜有严重毒性只能作肥料变成使用安全的有价值的饲料。优质育种和杂交种优势育种相结合,提高优质品种单位面积的产量,使油菜的优质、高产、高效和产业化成为现实。 4)我国和我省的油菜单产水平较低。提高油菜产量的潜力和空间较大。继续提高产量、开展保优栽培、节本增效技术是我国现阶段油菜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永远符合市场的需求。 5)良种与良法配套是新品种推广的重要措施,油菜的高产栽培是油菜生产永恒的主题。油菜的高产潜力是随着品种的改良、生产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步提高的,不断选育油菜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是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两项重大技术改革。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1、技术原理:争对油研9号的生育期较长,开展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争对油研9号的品质优点(“三高”、“两低”),开展了氮肥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争对油研9号苗期长势强的特点,开展了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2、通过专项试验研究结果,结合生产的实际,组装出油研9号亩产180-200公斤的高产栽培措施,并在100亩的面积上实施,使亩产达到108-200公斤。 三、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高含油率、高蛋白质、低芥酸和低硫甙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由我所首先选育并实现配套高产、保优栽培,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组装的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已安全成熟,并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适用范围广,在推广应用中仅存在技术措施到位率和增产率大小问题,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油研9号已在贵州、湖南、湖北、江苏、江西、陕西、重庆、四川、浙江,共计推广应用727。29亩,表现出高产和高含油率。存在的问题是需要用试验来进一步证明高产栽培在增产中的作用大小,继续加大高产栽培措施的推广力度。
- 相关文献
[1]黄籽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宝油517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杜才富. 2010
[2]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 汤晓华,陈芝能,王华,王海林. 2011
[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1357AB的选育与应用. 林卫红,王华,王海林. 2010
[4]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保优栽培技术研究. 赵继献,任廷波,郑治洪. 2004
[5]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6]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 2002
[7]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抗耐低温(冻)不育系1923AB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喻时周,杜才富. 2013
[8]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生育模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侯国佐,张瑞茂,赵继献,程尚明. 2000
[9]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的产质量比较研究. 任廷波,赵继献. 2007
[10]油研10号在江苏的综合性状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田世刚,李炳生,张银龙,李婷婷. 2006
[11]优质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的选育研究.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2008
[12]双低高油分杂交油菜盛湘油9号的选育. 侯燕,侯剑,何惠萍. 2010
[13]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八号的选育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秦信容. 2000
[14]双低杂交油菜油研7号杂种优势的研究. 杜才富,侯国佐,朱文秀,胡腾文,陈芝能,田世刚. 1998
[15]油菜新品种三北98特征特性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程国平,赵继献,高志宏,任廷波,胡海军. 2010
[16]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11号及高含油量选育技术. 侯国佐,侯燕. 2006
[17]“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的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侯燕,秦信蓉. 2005
[18]高油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凯育118的选育. 秦信蓉,沈奇,曹熠,喻时周,高志宏,杜才富. 2015
[19]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1707的选育. 侯国佐,侯燕,何惠平,侯剑,李德全,伍斌,高志宏. 2008
[20]高油份双低杂交油菜福油508的选育. 秦信蓉,喻时周,赵云,杜才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油菜摘薹后不同追肥量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周炜华;赵继献;戴祥来;胡权;程国平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摘薹;追肥;产量;经济效益
-
不同肥料配方施肥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胡权;戴祥来;周炜华;赵睿;赵继献
关键词:油菜;施肥;产量;效益
-
播种量对甘蓝型油菜直播栽培成株数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戴祥来;赵继献;胡权;周炜华
关键词:播种量;成株数;杂交油菜;常规油菜;产量
-
新型微量肥料硅钙钾镁肥用量对甘蓝型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作者:戴祥来;陈俊锟;赵继献;胡权;程国平;周炜华
关键词:微量肥料;硅钙钾镁肥;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
-
思南县淀粉型甘薯品种引种鉴定研究
作者:杨顺国;陈俊锟;徐文霞;程国平;张诚
关键词:甘薯;品种;产量;淀粉
-
贵州三个生态区不同菜用油菜品种菜薹和菜籽产量比较分析
作者:王涛;张林;戴祥来;赵继献;徐小平;代文东
关键词:菜用油菜;菜薹产量;菜籽产量;生态区;摘薹次数;经济效益
-
稻田旋耕直播油菜产量及植株性状的相关分析
作者:戴祥来;赵继献;胡权
关键词:稻田;直播油菜;植株性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