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种质资源;技术;冷水;资源;水;优质;技术研究;资源保存;保存;鱼类;保存技术;冷水性鱼类;种质;研究;种质资源保存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 相关文献
[1]我国冷水性鱼类育种概况及展望. 石连玉. 2005
[2]淡水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李晨宇. 2018
[3]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欧阳杰,沈建. 2023
[4]鱼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邹杰,马爱军,王新安,王婷. 2013
[5]东北地区林蛙资源利用现状及养护对策. 户国,郭佳祥,栾培贤. 2022
[6]我国冷水性鱼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纪锋,王炳谦,孙大江,吴文化,张玉勇,董晓丽. 2012
[7]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英杰,刘永新,方辉,韩刚,李梦龙,李学梅. 2015
[8]蠡湖鱼类种质资源信息平台的初步研究. 张红燕,贺艳辉,龚赟翀,袁永明. 2007
[9]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叶欢,危起伟,徐冬冬,岳华梅,竹内裕,阮瑞,杜浩,李创举. 2020
[10]金沙鲈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詹会祥,杨德国,李正友,王艳艳,周礼敬,吴兴兵,杨林. 2016
[11]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的研究. ^A刘永^B1%^A曹广斌^B2%^A蒋树义^B3%^A韩士成^B4%^A陈中祥^B5. 2004
[12]冷水性名贵鱼类-哲罗鱼养殖开发前景. 尹家胜. 2007
[13]珠江口水体、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中HCHs和DDTs的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谢文平,朱新平,陈昆慈,聂湘平,郑光明,罗建仁,潘德博,王少冰. 2009
[14]罗非鱼养殖池塘水和表层沉积物中蓝藻的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范立民,吴伟,裘丽萍,李丹丹,孟顺龙,宋超,郑尧,陈家长. 2017
[15]珠江口水、沉积物及水生动物中氯苯类有机物的含量及分布. 魏泰莉,贾晓珊,杜青平,赖子尼,庞世勋,谢文平,杨婉玲. 2007
[16]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铝. 陆九韶,覃东立,孙大江,艾桂艳,孙义. 2008
[17]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法直接测定水体中的五氯酚钠. 李荣,甘金华,徐进,邹世平. 2012
[18]基于固着藻类反应器的生态沟渠构建. 陶玲,李谷,李晓莉,林玉良,张世羊. 2011
[19]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直接测定水体中的五氯酚钠. 李荣,甘金华,徐进,邹世平. 2012
[20]利用淡水鱼类监测水环境汞污染的研究. 覃东立,战培荣,孙大江,孙平,王枫.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藏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
作者:刘明典;朱峰跃;朱挺兵;李雷;王琳;刘香江;朱仁;刘飞;岑祥;胡飞飞;金星;袁立来;霍斌;何德奎;刘海平;徐玮彤;龚进玲;王鹏;丁放;杨瑞斌;张驰;杜红春;陈中祥;曹坤;扎西拉姆;刘绍平;段辛斌;杨德国;贾银涛;李应仁;李大鹏;马波;牟振波;陈大庆
关键词:鱼类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环境;西藏
-
虹鳟倍性鉴定SSR标记筛选与应用研究
作者:马海兵;黄天晴;徐革锋;刘恩慧;谷伟;王高超;郭福元;董福霖;郑龙华;张黎黎;姜再胜;王炳谦
关键词:虹鳟;鲑科鱼类;微卫星;三倍体;倍性检测
-
基因编辑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曹宝瑞;黄天晴;谷伟;刘恩慧;王高超;潘玉财;王炳谦;徐革锋
关键词:基因编辑技术;鱼类;遗传育种;CRISPR/Cas9
-
碳酸盐碱度胁迫对乌苏里白鲑幼鱼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生长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雪峰;黄天晴;刘恩慧;徐革锋;史秀兰;董福霖;李文文;纪凯;谷伟;潘玉财;王炳谦
关键词:乌苏里白鲑;碳酸盐碱度;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
-
黑龙江茴鱼对几种常用消毒药物和麻醉剂的耐受性
作者:马凯;朱晓磊;张澜澜;卫明亮;赵成;何宝全;尹家胜;张永泉
关键词:黑龙江茴鱼;消毒药物;麻醉剂;耐受性
-
哲罗鲑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比较
作者:马凯;佟广香;张澜澜;郑先虎;赵成;何宝全;尹家胜;张永泉
关键词:哲罗鲑;种质资源;形态差异
-
4种茴鱼属鱼类形态差异比较
作者:马凯;佟广香;张澜澜;孙慧智;卫明亮;赵成;何宝全;尹家胜;张永泉
关键词:黑龙江茴鱼;北极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鸭绿江茴鱼;形态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