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品种;品种选育;优质;早熟;选育与应用;油桃;桃;桃新品种;选育;新品种;黄肉;沪
第一完成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现代遗传学研究表明,桃果肉颜色和果表有毛、无毛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白肉(YY)对黄肉(yy)、有毛(MM)对无毛(mm)为显性。因此,依据这两对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充分利用我国中晚熟白肉水蜜桃的品质及国外黄肉油桃质地、果实大小等的优势,理论上是聚合黄、白种质优良性状,培育优质早熟黄肉油桃新种质的理想途径。 受原始资源基础和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缺乏优良的油桃种质;自欧美引进的油桃种质大多酸多甜少,单纯利用国外资源和我国原产种质,选育出适宜于我国南方地区生态特点早熟油桃的路线较难走通。因早熟或特早熟桃果实发育期短,种胚在果实发育后期败育,直接播种不能获得杂种苗。本研究表明,利用离体胚或胚珠培养技术可有效提高杂种胚成苗率,但早期培养成苗率徘徊在60%左右。因此,根据南方地区生态特点,充分利用我国水蜜桃鲜食品质及国外种质外观、质地优点,将现代遗传学理论与离体胚挽救等实用生物技术相结合,以此策略定向培育适合南方栽培的早熟黄肉油桃系列品种。 中熟异质白肉母本“25-10”和“25-17”的创制。20 世纪80 年代,与国家北京桃种质资源圃合作,以优质晚熟白肉桃“京玉”(基因型为YYMmPsPs)为母本,以美国引进黄肉油桃“NJN76”(基因型为yymmPsPs)为父本,自杂交后代中获得中熟白肉油桃优系“25-10”和“25-17”。两品系果形大,单果平均重150~182 克;果形圆整,较对称;硬溶质,肉质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甜多酸少;粘核,近核无红色。果实发育期95d左右,成熟期为7 月上-中旬。需冷量650h左右,有花粉,自花结实率高,但两品系在南方地区生长势偏旺,设施栽培下坐果率较低。“25-10”和“25-10”是综合性状优秀的中熟异质白肉材料,其基因型为YymmffPsPs。 父本‘ 五月火’ 的主要特点及组合选配理由。“五月火”是自美国引进的特早熟黄肉油桃品种,成熟期为6 月初;需冷量约520 h,属中短低温优秀种质;果形圆整,外观全红,色泽艳丽;但果实偏小,单果均重约83 克;口味偏酸,鲜食品质有待改进;有花粉,自花结实率高。生长势中庸,抗炭疽病。其基因型为yymmffPsPs。“25-10”、“25-17”与“五月火”亲缘关系远,成熟期差异较大,根据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杂交后代在成熟期、果实大小、品质等数量性状上出现超亲个体的几率较大。 1992 年,项目组以“25-10”为母本,以“五月火”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通过离体胚培养技术获得杂交单株。1994 年杂交苗定植于育种圃,1997 年完成初选,黄肉单株“沪油003”和“沪油004”同时入选优秀株系。1998 年后开始中试和复选,在奉贤、金山、松江等地进行露地和设施促早栽培适应性试验,产量、果实大小、着色、内在品质和抗逆性等主要性状均表现突出。“沪油003”于2011 年通过上海市新品种认定;“沪油004” 2007 年通过上海市认定,2012 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1993 年,以异质白肉种质“25-17”为母本,以早熟黄肉种质“五月火”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离体胚培养技术获得杂交成苗。1995 年杂交苗定植,1999 年完成初选,黄肉单株“沪油018”入选优秀株系。2000 年后开始中试和复选,并投放到市郊基地进行露地和设施促早栽培适应性试验,根据产量、果实大小、着色、内在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等主要性状确定其综合性状优秀,2004 年通过上海市新品种认定,2009 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2 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是南方地区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早熟油桃新品种。 培育出3 个不同成熟期的优质早熟黄肉油桃系列品种。运用桃果肉颜色、果皮有毛无毛和果实成熟期的遗传规律,挖掘传统异质白肉水蜜和国外油桃种质的优良性状,与离体胚培养技术结合,培育出3 个综合性状优秀的早熟黄肉油桃新品种,均通过上海市新品种认定,其中“沪油018”是南方地区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油桃品种,“沪油004”和“沪油018”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沪油018”果实获得首届全国早熟桃评比金奖和2009 迎世博上海市优质(早熟)桃评比金奖。首次系统研究并探明了桃果实成熟期的遗传规律,提出了早熟桃种质创新策略,并应用于优质早熟油桃种质创新实践。建立了早熟胚、特早熟桃胚珠离体高效培养技术体系。早熟桃胚和特早熟桃离体胚珠培养成苗率分别83.89%和80.3%,并成功应用于早熟桃种质创新。开发出2 种早熟油桃促成栽培的新型设施类型,获得2 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形成了新品种优质稳产栽培关键技术规程。发表论文15 篇,其中SCI 论文1 篇。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3 个早熟黄肉油桃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江西、湖南、福建、贵州、云南等南方地区得到快速推广,三年累计推广面积124895亩,新增产值92035.7 万元,新增利润63429.92 万元。新品种还被引种到广西、湖北、重庆以及北方7 个省(市)种植示范。
- 相关文献
[1]早熟甜油桃新品种——沪油桃004的选育. 苏明申,叶正文,张学英,高清华,杜纪红,吴钰良,庄恩及. 2010
[2]早熟油桃新品种—沪油018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高清华,吴钰良,庄恩及. 2005
[3]早熟黄桃新品种——锦香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庄恩及,吴钰良. 2005
[4]早熟黄肉桃新品种锦春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周慧娟,张夏南,张明昊,胡洋. 2023
[5]中熟油桃新品种沪油桃019的选育. 苏明申,叶正文,李雄伟,张夏南,杜纪红,周慧娟,张明昊. 2024
[6]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花’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杜纪红,周慧娟,吴钰良,庄恩及. 2012
[7]中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冠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周慧娟,张夏南,胡洋. 2023
[8]中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园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高清华,杜纪红,吴玉良,庄恩及. 2008
[9]早熟油桃新品种—沪油002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高清华,骆军,吴钰良,庄恩及. 2007
[10]低剂量电子束辐照水稻品种申粳1221的选育. 赵志鹏,曹黎明,吴书俊,楼坚锋,李茂柏. 2024
[11]早熟优质草莓新品种''久香''. 高清华. 2009
[12]早熟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沪玉糯2号”的选育. 王义发,沈雪芳,郑洪建,侯根宝. 2006
[13]早熟、丰产稳产、优质大麦新品种花22选育报告. 郎淑平,龚来庭,黄剑华. 2007
[14]早熟杂交晚粳“申优8号”的选育和应用. 曹黎明,顾永平,倪林娟,程灿,袁勤. 2006
[15]早熟黄桃新品种-锦香的选育. 叶正文. 2005
[16]桃、油桃和蟠桃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姚强,王德春,吴钰良,庄恩及. 1990
[17]早熟油桃新品种--沪油018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高清华,骆军,吴钰良,庄恩及. 2007
[18]早熟油桃新品种--沪油002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高清华,骆军,吴钰良,庄恩及. 2007
[19]早熟黄桃新品种“锦香”的选育. 叶正文,苏明申,张学英,庄恩及,吴钰良. 2007
[20]早熟高产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沪旱1509'的选育与应用. 王飞名,刘国兰,张安宁,余新桥,毕俊国,刘毅,孔德艳,罗利军.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成熟度黄桃非冷害温度下耐贮性及风味差异性分析
作者:周讯;周慧娟;黄灵湘;叶正文;苏明申;杜纪红;张夏南;李雄伟;张明昊
关键词:成熟度;非冷害温度;黄桃;耐贮性;风味
-
贝莱斯芽孢杆菌D44对桃采后病害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作者:周慧娟;周讯;叶正文;吕贝贝;苏明申;张夏南;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
关键词:贝莱斯芽孢杆菌;油桃;水蜜桃;黃桃;采后病害;贮藏特性;挥发性物质
-
桃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周慧娟;张夏南;周讯;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叶正文
关键词:桃;品质劣变;采后生物学;调控技术
-
人心果果肉香气物质组分的分析
作者:苏明申;叶正文;张明昊;王俏;陈兵
关键词:人心果;果肉;香气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黄皮白肉火龙果燕窝果果肉香气物质分析
作者:苏明申;叶正文;张明昊;王俏;陈兵
关键词:黄皮白肉火龙果;燕窝果;顶空固相微萃取;GC-MS;香气物质
-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38份不同桃种质资源香气表征的研究
作者:王霞;李雄伟;苏明申;张明昊;杜纪红;胡洋;杨雪莲;叶正文
关键词:电子鼻;桃;香气;主成分分析;负荷加载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
DNA电击对草莓花粉活力的影响
作者:陈思宇;杨秀蓉;段可;倪迪安;李斌;高清华
关键词:草莓花粉;DNA电击;电场强度;电击次数;花粉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