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品种;优质;早熟;玉米;优质玉米;选育;玉米新品种;新品种;推广;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龙聚1号(原代号龙原288)是以双城市聚合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交系H050为母本,以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创新自育含有国外血缘、综合性状优异的自交系T17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适合我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具有现代高产理论株型的玉米新品种,2008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定名为龙聚1号。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籽粒商品品质好、脱水快、籽粒匀、深、轴细、出籽率高、活秆成熟等优良特征特性,在我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的哈尔滨地区、绥化地区、齐齐哈尔地区、牡丹江地区累计推广近240万亩,市场前景广阔。
- 相关文献
[1]高产大豆新品种齐农10号的选育与推广.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张笛,王连霞,马波,王俊强,胡继芳. 2022
[2]极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 陈海军,巩双印,李金良,张作峰,陈凤芝,吕晓丽,张崎峰. 2012
[3]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2024
[4]早熟优质玉米新品种绥玉28的选育. 高利,南元涛,魏国才,金振国,孙艳杰,石运强,薛英会,邵勇. 2015
[5]国审大豆新品种黑河46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鹿文成,闫洪睿,张雷,梁吉利,贾鸿昌,韩德志,朱海芳. 2011
[6]水稻新品种龙粳3033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郭震华. 2021
[7]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绥农35的选育与示范推广. 付春旭,姜成喜,付亚书,景玉良,王金星,姜世波,张维耀,吕德昌. 2013
[8]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单大鹏,张维耀,吕德昌. 2012
[9]丰产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粳12的选育. 关世武. 2005
[10]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47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吕彬,张云江,马文东,李大林,王继馨,杨庆. 2020
[11]龙稻111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彤彤,孙世臣,白良明,丁国华,曹良子,来永才,刘凯,李南南. 2020
[12]龙粳26的选育及寒地水稻“三高”理论研究. 徐希德,孙淑红,孙海正,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陈锐. 2009
[13]极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15. 商全玉,刘安晋,王松,刘柏庆,刘显元,张习文,吴俊彦,刘凯. 2024
[14]高产优质红小豆新品种龙红豆10号. 王强,孟宪欣,尹振功,郭怡璠. 2024
[15]对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品种的思考. 苏雅迪. 2011
[16]早熟高产多抗"龙粳5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浅析. 刘辉,杨庆,马文东,李大林,张云江,王继馨,胡月婷. 2020
[17]黑龙江省高纬寒地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张崎峰,巩双印,李金良,陈海军,蔡鑫鑫,陈凤芝,赵洪利. 2012
[18]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152选育与育种体会.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张振宇. 2022
[19]水稻新品种黑粳1518的选育. 商全玉,杨秀峰,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 2020
[20]极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黑粳9号. 商全玉,杨秀峰,王万霞,张立军,吴振明,张习文,吴俊彦.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草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牟林林;张冬梅;尤佳;庄煦;申忠宝;韩微波;刘泽东;王建丽
关键词:甘草;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动物生产
-
干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王晓龙;杨曌;来永才;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王建丽
关键词:苜蓿;萌发期;抗旱性;隶属函数法
-
黑龙江高纬寒地饲草产业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建丽;牟林林;庄煦;尤佳;张冬梅;李佶恺;邸桂俐;申忠宝;韩微波
关键词:饲草;产业;现状;问题;发展
-
羊草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作者:王建丽;庄煦;张冬梅;尤佳;牟林林;申忠宝;韩微波;邸桂俐
关键词:羊草;品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
龙菁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的选育
作者:王建丽;牟林林;庄煦;张冬梅;尤佳;邸桂俐;王晓龙;韩微波
关键词:龙菁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抗寒;干草产量
-
SSR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王若丁;钟鹏;王建丽;高海娟;孙蕊;李伟;徐艳霞;杨曌;李莎莎;王晓龙;刘丽
关键词:SSR;分子标记;玉米;遗传多样性
-
低温下苜蓿生理代谢及抗寒基因差异分析
作者:王晓龙;杨曌;柴华;李莎莎;徐艳霞;吴玥;高海娟;王建丽;王锐;李伟;王若丁;张杨
关键词:紫花苜蓿;幼苗期;低温;生理特性;抗寒基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