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灰斑病灾变规律及可持续防控技术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大豆;防控;技术;防控技术;灰斑病;大豆灰斑病;灾变规律;可持续;规律;持续;灾变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获奖时间: 2012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 丁俊杰,顾鑫,杨晓贺,胡国华,陈庆山,刘春燕,申宏波. 2011

[2]大豆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高雪冬,李灿东,顾鑫,杨晓贺,张茂明,姚亮亮,刘伟,孟庆英,邱磊. 2020

[3]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的SI分析. 金振国. 2008

[4]大豆抗灰斑病新抗源的选育及利用. 郭泰,刘忠堂,齐宁,张荣昌. 1996

[5]大豆亲本材料灰斑病抗性评价. 薛红. 2009

[6]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初报. 丁俊杰,文景芝,胡国华,陈庆山,刘春艳,顾鑫,郑天琪. 2007

[7]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黑河43. 刘发,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洪昌,刘英华,韩德志. 2018

[8]早熟高蛋白大豆品种黑河43. 刘发,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贾洪昌,刘英华,韩德志. 2018

[9]大豆褐斑粒的发生及其预防. 陈怡. 1998

[10]大豆收获适时性损失规律试验研究. 乔金友,孙健,曲烽毓,马力,吴俊江,韩兆桢,陈海涛. 2017

[11]大豆播种适时性损失规律试验研究. 乔金友,李传磊,韩兆桢,吴俊江,衣佳忠,陈海涛. 2016

[12]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1

[13]黑龙江省大豆抗旱综合防控技术. 盖志佳. 2024

[14]严格把握大豆收获技术 确保丰产丰收. 刘忠堂. 2008

[15]黑河18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点与栽培技术. 郑淑琴,刘发,鹿文成,梁吉利,闫洪睿,张雷,刘英华. 2001

[16]大豆的选种及播种技术. 孙明明. 2015

[17]大豆南繁加代技术. 陈祥金. 2006

[18]黑龙江省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赵贵兴,吴俊江,王金生,夏晓雨,季妮娜,马力,李进荣,毕伟伟,张丰屹. 2022

[19]气象因子对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发生的影响. 姜翠兰,胡国华,丁俊杰,陈庆山,刘春艳,文景芝. 2009

[20]三江平原地区降水量变化与大豆灰斑病相关性分析. 丁俊杰.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