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白菜优异种质与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推广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育种;品种;技术;品种选育;大白菜;白菜;育种技术;种质;选育推广;异种;创新;优异种质;选育;新品种;推广;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2

摘要:   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选用优良的大白菜新品种对我国大白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大白菜生产上所用品种存在耐热性和耐抽薹性不强,对病害的兼抗性不够及商品性不理想等问题,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项目组开展了本项目研究,2005年和2008年分别获得浙江省科技厅项目面上资助,并于2007年得到浙江省农科院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支持。   本项目利用常规育种、小孢子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方法,创制出优异新种质材料5份,其中优质、耐热的材料2份,抗“干烧心”的材料1份,耐寒、耐抽薹的骨干亲本1份,兼抗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的骨干亲本1份,并以引进的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经回交转育获得了相应的不育系及保持系,为选育优质多抗大白菜新品种提供了良好的种质材料。   在育种技术研究上取得明显进展:首次建立了大白菜抗干烧心病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技术体系;提出了大白菜抗霜霉病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完善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大白菜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可靠实用的技术支撑。   项目育成了耐抽薹的苗用型“浙白6号”,耐热耐湿的苗用型“双耐”,抗“干烧心”的“浙白4号”,早熟耐热的大小白菜兼用型“浙白8号”,耐抽薹春栽的“浙白11号”,耐热多抗秋栽的“绿光”等6个各具特色、综合性状优良的系列新品种,并通过浙江省审(认)定或鉴定。这些新品种正逐渐成为我国大白菜主栽品种,育成以来累计推广应用21.2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1.26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相关文献

[1]实践中认识和体会创新. 钟新民. 2012

[2]蚕品种进步缓慢的成因分析. 徐红玳. 2008

[3]肯尼亚茶产业与茶树资源育种研究. 陈周一琪,王志岚. 2012

[4]应对极端气候的水稻品种选择与育种技术对策. 徐晓征,施俊生,游兆彤,王建军,王仁杯,崔永涛,宋建,唐立群. 2023

[5]白菜浙青5号的选育及应用. 胡天华,包崇来,胡海娇,王五宏,魏庆镇,汪精磊. 2019

[6]彩色白菜雄性不育系紫A的选育初报. 胡天华,包崇来,胡海娇,杜黎明,朱琴妹,毛伟海. 2008

[7]裸大麦新品种-米麦09109. 汪军妹,巫小建,岳文浩,俞慧明. 2020

[8]铅胁迫对大白菜苗期生长及铅积累的影响. 李必元,王五宏,岳智臣,钟新民. 2012

[9]早熟耐热大白菜新品种‘浙白8号’. 钟新民,李必元,王五宏,郭维,虞慧芳. 2009

[10]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白菜苗期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李必元,王五宏,岳智臣,钟新民. 2011

[11]NaCl胁迫对大白菜抗/感干烧心品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五宏,钟新民,李必元,陈红波. 2011

[12]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双耐’. 钟新民,李必元,王五宏,岳智臣. 2011

[13]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初报. 林寿康,计东风,沈国新,吴云翔,吕志强,沈永康,马秀康,史兴华,杨樾,吴天林. 1997

[14]我国彩色油菜育种及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任韵,朱建方,马善林,叶根如,华水金. 2018

[15]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计东风,林寿康,吴云翔,吕志强,王丕承,周金钱,周勤. 1997

[16]秋用蚕品种芳山×星·明的选育. 邵月华,李维斌,夏建国,曹锦如. 1990

[17]中国西兰花育种研究进展. 王建升,沈钰森,虞慧芳,盛小光,宋蒙飞,顾宏辉. 2024

[18]桑树新品种'强桑5号'的育成. 林天宝,魏佳,刘培刚,刘岩,潘美良,马焕艳,冯世民,章恩婷,朱燕,叶伟清,兰丽盼,计东风,吕志强. 2024

[19]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ZH-01”选育报告. 金关荣,傅福道,田丹青,韦茂兔,潘晓韵,骆霞红. 2007

[20]花球全松型松花菜新品种浙农松花88天的选育. 赵振卿,孙德岭,盛小光,单晓政,王建升,张小丽,虞慧芳,沈钰森,顾宏辉.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