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种质资源;建设;平台;利用;研究利用;农业种质资源;种质;农业;江苏;资源;研究;平台建设;江苏省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2
摘要: 本项目属于农业学科中的作物种质资源学。 江苏是一个农业大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许多特有的农业种质资源,加强这些特色资源的保护,是我省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的前提与基础。针对我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缺乏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资源保存条件和研究手段落后、信息和资源未能实现社会共享等问题,本项目组织省内30多家科教单位开展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经多年的努力,该项目在设施体系建设、研究发掘和共享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创新。 1.成功创建了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的保存设施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利用保障体系,实现了全省农业种质资源的安全保护、实时共享和高效利用。新建“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等4个资源库(圃),改扩建19个省级种质资源圃,形成了农作物、林木、水产、家养动物四位一体、库圃结合的完整保存设施体系,整理整合并安全保存各类种质资源46171份,保存数量、保存条件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均居国内省级中期库前列。首次建成包含全省4大类76个物种、4.5万份种质资源的数据库及其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了农业种质资源信息的实时共享。建立了平台组织与管理体系,制定实施了平台运行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保障了平台的高效运行。 2.系统开展了农业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发掘出一批符合新时期育种目标的优异种质资源。抢救性保护了暗纹东方鲀、长江刀鱼、“牛踏扁”蚕豆等80份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新增73个种类的19079份种质资源,丰富了我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制优异基因分子检测新技术14项、重要性状高效评价新技术6项,极大地提高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筛选出优异种质资源784份,发掘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新基因/QTL 123个,开发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48个,创制目标性状突出的优异新种质73份,为育种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3.平台建成后,大幅度提高了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和实物共享的能力,有力促进了作物品种创新能力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平台为省内外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提供包括农作物、林木、家养动物、水产等4大类76个数据库的45163份农业种质资源信息的远程查询和实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系统点击率已超过3万人次,信息库查询量达到10万次以上。累计向省内外100多个育种和科研单位提供实物种质18476份次,显著提高了种质资源的共享能力。以平台提供的优异种质资源为亲本,共培育出290个农艺性状稳定的优良新品系,其中117个已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审定,增产粮食1119.7万吨,增加效益257.87亿元,为我省动植物育种与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平台建设和运行以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申请12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1项,申请3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128篇,其中SCI论文17篇,出版专著1部;获奖成果6项。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羊杏平. 2004
[2]南通市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与发展. 袁春新,朱海燕,唐明霞,张俊. 2012
[3]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办公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杨欣,颜伟,朱银,毛晓英. 2015
[4]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管永祥,梁永红,吴昊,王子臣. 2014
[5]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徐胜,姜卫兵,翁忙玲,韩建. 2010
[6]简析江苏农村农业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现状. 浦汉春,周振玲,马腾. 2015
[7]江苏沿海滩涂盐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赵宝泉,王茂文,丁海荣,朱小梅,刘冲,邢锦城,刘兴华,董静,洪立洲. 2015
[8]深化资源研究 加强种质创新. 蔡士宾. 2002
[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还红华,吴长付,罗海荣,冯翠,朱思柱,季红. 2018
[10]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平台库(圃)管理机制研究. 杨欣,颜伟,朱银,沈奇,蔡士宾. 2017
[11]江苏与台湾农业科技合作现状与展望. 祁琳琳,王冉,庄丽娜. 2018
[12]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与韩国农业科技合作路径探析. 祁琳琳,庄丽娜,王爱遥. 2019
[13]农业科研院所智慧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葛兆建. 2018
[14]西班牙桃产业与研究现状. 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2010
[15]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加快培育现代农民. 周汝琴,葛汉勤. 2015
[16]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性选择. 朱方林,易中懿,朱大威. 2017
[17]江苏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曹庆穗,金雯. 2015
[18]促进江苏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施振旦,沈新莲,周彤,沈贵银. 2018
[19]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郑微微,沈贵银. 2018
[20]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种质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钱亚明,王博,王西成,王壮伟,闫莉春,王苏琴,吴伟民.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的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
作者:袁宇婷;张晓燕;吴谷丰;黄璐;袁星星;陈新;刘晓勇;薛晨晨
关键词:大豆;耐盐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江苏省
-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5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朱镇;赵凌;赵庆勇;陈涛;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南粳5758;施氮量;产量;稻米品质;RVA谱特征值
-
绿豆腐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及抗病资源筛选
作者:闫强;刘欢;王瑞敏;薛冬;周琰琰;郑豫;武婷;任亚举;陈雨婷;刘欣悦;袁星星;陈新
关键词:绿豆;群结腐霉;根腐病;抗性评价;抗病资源
-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绿豆干旱胁迫识别模型
作者:蒋东山;刘金洋;张浩淼;李士丛;罗仔秋;余骥远;李洁;陈新;袁星星;高尚兵
关键词:绿豆;干旱胁迫;卷积神经网络;转换器;图像识别;叶绿素荧光图像
-
细胞学结合转录组分析发掘绿豆花瓣开放及衰老关键基因
作者:林云;周琰琰;刘金洋;闫强;陈景斌;吴然然;薛晨晨;陈新;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花瓣;转录组;衰老;细胞学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Ve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