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研发;加工;技术;产品安全;淡水鱼虾;关键技术;淡水鱼;水;安全控制;鱼虾;关键;控制;产品;淡水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7DFA31220),淡水鱼加工中存在土腥味重、蛋白质冷冻易变性、采肉率低、副产物比例大而综合利用率低、淡水鱼安全性等问题,是制约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的瓶颈技术。淡水鱼土腥味物质主要成分是己醛,土腥味由多种气体成分协同构成,但协同构成成分未量化,其机理也有待进一步探讨,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去除方法;蛋白质冷冻易变性导致其加工性能下降,加工的冷冻产品如鱼糜制品等品质劣变;副产物分类难,分类后量小,设备投资大等问题一直困绕淡水鱼副产物综合利用;源性病原污染和化学残留是淡水鱼安全性急需解决的问题。本项目从源头着手,开展淡水鱼土腥味物质产生机理及去除方法研究、淡水鱼蛋白质冷冻变性机理及解决方法研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电磁波处理降低水产品中源性食品病原污染和鱼药及化学残留技术研究,提出解决淡水鱼土腥味、蛋白质冷冻变性、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降低源性食品病原污染和鱼药及化学残留的方法,解决制约我国淡水鱼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 1)建立了鲢鱼体内土腥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和固相微萃取对鱼体内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然后进气质联用仪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 2)根据淡水鱼土腥味物质产生机理,研究了2种去除土腥味的方法。 3)利用干法加工技术实现了副产物全利用,首次实现了高蛋白、高水分、高脂肪原料挤压膨化加工技术。 4)系统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对草鱼蛋白冷冻变性和鱼糜质构特性、鱼糜持水性及色泽的影响。 5)系统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用于五种渔药氯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土霉素、噁喹酸、呋喃唑酮的降解效果。 性能指标: 1)探明淡水鱼土腥味物质主要成分并定量,阐明了淡水鱼土腥味物质产生机理;提出1-2种淡水鱼土腥味控制方法。 2)探明淡水鱼蛋白质冷冻变性机理;提出1-2种解决淡水鱼蛋白质冷冻变性方法。 3)采肉后的下脚料研制宠物(猫狗)食品:以淡水鱼副产物为原料,研制出宠物(猫狗)食品主食和休闲饲料2个品种;营养指标达到美国饲料监察联盟机构(AAFCO)提出的营养需要指标;细菌总数≤300个/g;保质期:软罐头6个月;罐头12个月;产品增值率:≥300%。 4)建立电磁、电离杀灭水产品中病原污染技术规程1套。5、授权3项发明专利,申请一项美国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5篇,专著1部,鉴定成果3项。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建立了鲢鱼体内土腥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方法,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和固相微萃取对鱼体内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然后进气质联用仪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两种方法相互补充,结合使用可以得到比较丰富的关于鱼体内的异味成分和风味物质的浓度分布情况。并系统研究了淡水鱼土腥味物质产生机理,开发了2种去除土腥味的方法; 2)根据草鱼蛋白冷冻变性过程中鱼糜质构特性、鱼糜持水性及色泽的变化,系统研究了草鱼蛋白冷冻变性的产生机理过程,从而开发了一种抗淡水鱼冷冻变性剂——魔芋葡甘聚糖; 3)首次提出以淡水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加工宠物食品,并利用干法加工技术开发了高蛋白、高水分、高脂肪原料挤压膨化加工工艺,从而实现了淡水鱼加工副产物全利用。 4)系统研究了60Coγ射线辐照用于五种渔药氯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土霉素、噁喹酸、呋喃唑酮的控制技术和降解机理。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对土腥味物质的提取和分析、淡水鱼土腥味物质的来源和产生机理、鲢鱼鱼糜中土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授权专利1项,鉴定成果1项,该技术已在企业转化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其它水产品种的异味物质分析以及脱除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采用生物技术及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宠物食品,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优化处理,确定了宠物食品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并在企业进行了中试生产。产品质量达到AAFCO提出的成年猫狗宠物食品的营养指标和出口宠物食品的微生物标准,且设备投资少,可提高淡水鱼加工副产物利用率高达80~90%,利润高,可减少废水、废物排放,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系统开展了草鱼蛋白质冷冻变性机理及解决方法研究,从而开发了一种抗淡水鱼冷冻变性剂——魔芋葡甘聚糖,该项技术已在企业转化生产应用,可在淡水鱼产品的加工与储藏中进行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酶解法在鲢鱼内脏鱼油提取中的应用. 薛淑静,熊光权,关健,史德芳,程薇. 2008
[2]两种解冻方式对淡水鱼品质影响. 周俊鹏,石钢鹏,章蔚,汪兰,石柳,张毅,黄煌,熊光权,吴文锦,李新,乔宇,丁安子,廖李. 2019
[3]淡水鱼前处理设备与技术研究现状和展望. 陈朗,吴文锦,陈胜,石柳,郭晓嘉,汪兰. 2023
[4]淡水鱼微冻保鲜技术研究. 熊光权,程薇,叶丽秀,周明,杜欣,关键. 2007
[5]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宠物食品研制. 熊光权,叶丽秀,程薇,周明,杜欣,薛淑静,林若泰,耿胜荣,陈学玲. 2008
[6]基于改进Res Net50模型的大宗淡水鱼种类识别方法. 万鹏,赵竣威,朱明,谭鹤群,邓志勇,黄毓毅,吴文锦,丁安子. 2021
[7]冷原子吸收法与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汞的方法等效. 张惠贤,崔文文,姚晶晶,王明锐. 2019
[8]恩施州玄参基地环境评价研究. 穆森,郭杰. 2015
[9]菠菜(Spinacia oleracea)硝酸盐含量的控制和预测的研究. 涂书新,郭智芬,潘勇,林勇,林若泰,张宜春. 1997
[10]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李书谦,陈德元,周有祥,丁自立. 2014
[11]水稻免耕直播田杂草控制试验初报. 吕亮,陈其志,张舒,杨小林,余柳青. 2006
[12]麦后移栽棉高效生产关键栽培技术. 王孝纲,荣义华,余隆新,付永红,张教海,张清伟,夏松波,曾建兵,别墅. 2011
[13]短季棉与马铃薯连作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 夏松波,别墅,张教海,王孝刚,陈火松,皮楚舒. 2016
[14]麦后棉种植模式的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王孝纲,刘章勇,荣义华,余隆新,付永红,张教海,张清伟,夏松波,曾建兵,别墅. 2011
[15]柑橘新品种‘金峡桃叶橙’提质关键栽培技术. 廖胜才,吴黎明,蒋迎春,吴述勇,周志虎,熊仁财. 2016
[16]猪瘟防控新思路及关键技术. 徐涤平,邓均华,梁望旺,杨克礼,段正赢,伍锐,郭锐,刘泽文,周丹娜. 2010
[17]机采棉田冬季连作大球盖菇关键技术. 别墅,王琼珊,张友昌,王卓仁,孙波. 2022
[18]鲜莲籽产业化开发的设想. 何建军,陈学玲,关健,周明,王俊,周明全,胡中立. 2008
[19]藕带加工研究进展与展望. 关健,薛淑静,陈学玲,何建军,周明,高虹,史德芳. 2010
[20]蔷薇科甜茶加工应用研究进展. 柏芸,薛淑静,周明,关健,杨德,李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种质资源淹水成苗特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作者:张硕;何永刚;李博;杨晓龙;査中萍;郭英;焦春海;徐延浩;蔡海亚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淹水成苗;鉴定筛选
-
虾壳粉添加量对小龙虾酱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影响
作者:于金玉;谌玲薇;胡传峰;陈戈辉;李弥友;乔宇;于巍
关键词:小龙虾;虾壳粉;虾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微生物
-
高压静电场对鮰鱼中不动杆菌与希瓦氏菌互作的影响
作者:王晓芸;高天麒;孙卫青;吴文锦;汪兰;熊光权
关键词:斑点叉尾鮰;群体感应;高压静电场;信号分子
-
不同辐照剂量对加工用水中小龙虾虾黄感官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琪;王世哲;陈戈辉;乔宇;汪超;李弥友
关键词:小龙虾副产物;虾黄;辐照;品质;风味
-
魔芋葡甘聚糖对鱼糜抗冻机理和品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兵兵;胡澳;陈梦婷;吴文锦;李玟君;关叶霞;熊光权;石柳;陈胜;郭晓嘉;汪超;汪兰;李玮
关键词:鱼糜;冷冻变性;抗冻机理;魔芋葡甘聚糖
-
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肌肉熟制前后滋味差异
作者:刘煊;邱文兴;胡传锋;杜柳;刘栋银;向开凯;汪超;乔宇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热处理;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滋味成分
-
克氏原螯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克氏原螯虾酱滋味特性的影响
作者:陈戈辉;黄琪;胡传峰;谌玲薇;吴文锦;熊光权;于巍;乔宇;涂子仪;汪超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虾壳粉;虾酱;滋味特性;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