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技术;新技术;色素;定向;生产;红曲米;色调;红曲;培养;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福州隆利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获奖时间: 2009
摘要: “定向培养多色调高产色素红曲米生产新技术”项目是由福州隆利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的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5CX-06)和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7C0051)。本项目的研究领域属我国传统特色发酵制品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选定了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工艺参数,采用三级液体制种取代传统的固体制种工艺。使固体发酵时萌发迅速,有效防止了发酵前期易染菌的弊端,使固体发酵时间相应缩短,提高生产效率。(2)根据发酵前期菌丝生物量较少,发酵散热较快的特点,在发酵初期采用“曲池厚层堆置法”,缩短了菌丝前期营养生长时间和红曲培养周期,使曲池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3)通过对固体发酵的培养基质及参数的调控。根据不同的色调需要——培养温度、温度和通风量的调控,培养基pH值的调节,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添加种类和添加量——培养不同的高色价红曲产品。产品的色价达5000以上;产品分为偏红、偏黄和偏紫色调三种红曲米;高色价红曲的产品得率25~28﹪提高到36~40﹪,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应用范围。 技术的先进性:(1)优化的工艺:以提高固态培养红曲米的色价和多色调定向培养为目的,通过对液体种培养技术、固态培养的培养基配比和工艺条件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优化的生产工艺。(2)高色价:工业化规模生产的产品色价达5000以上,比国内报道的最好水平提高20﹪以上。(3)多色调: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多色调定向培养。(4)高得率:产品得率为36~40﹪,优于目前的25~28﹪的水平。(5)短周期:工业化规模生产培养周期为6~7天,优于目前的7~8天的水平。 项目成果在改善红曲米色调、提高红曲米色价和产品得率方面有明显改进,已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用户反映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对我省传统特色产业红曲的健康发展指导意义,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 相关文献
[1]偏黄色调高色价红曲米发酵条件的研究. 杨成龙. 2009
[2]不同类型红曲的功能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吴俐,汤葆莎,赖谱富,李怡彬,翁敏劼,陈君琛,吕旭聪. 2022
[3]碳氮源对红曲霉S产色素的影响. 杨成龙,杨晓君,何志刚,陆东和,陈章娥,何录明. 2011
[4]酿酒红曲米特征与产品酸度的相关性分析. 林晓姿,任香芸,何志刚,梁璋成,李维新. 2019
[5]红曲米糖化酶提取工艺及其糖化力测定方法选优. 林晓婕,梁璋成,黄飞,任香芸,林晓姿,何志刚. 2016
[6]红曲茶黄酒多酚色谱分析及其对小鼠抗氧化酶活力影响. 梁璋成,何志刚,林晓婕,林晓姿,李维新. 2019
[7]定向改变芦柑重要性状的新技术研究. 余亚白,王琦,陈源,赖呈纯,谢鸿根,高慧颖. 2009
[8]“稻萍鱼”与“垄畦栽”结合试验示范初报. 林崇光,叶国添,郑有铨,黄介成,杨健康,黄友台. 1990
[9]马齿苋红色素的提取及其在果冻中的应用. 张帅,郑开斌,辜春月,林宝妹,洪佳敏. 2020
[10]香蕉色素研究进展. 洪佳敏,吴水金,张帅,林宝妹. 2022
[11]寄主植物对芒果壮铗普瘿蚊为害的生理效应. 蔡鸿娇,王宏毅,傅建炜,江兴荣,刘金海. 2012
[12]红肉蜜柚果肉红色色素鉴定. 陆修闽,刘庆,徐娟,黄新忠,金光,卢新坤,陈小明. 2006
[13]二氧化碳和乙醇脱涩对早红柿果实品质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金光,郭瑞,廖汝玉,周平,沈清标,杨凌,吴绍钟. 2011
[14]碳氮源对不同特性红曲菌株L、Idu产色素及桔霉素的影响. 陈慎,黄颖颖,陆东和,杨成龙. 2018
[15]福建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策思考——基于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实施的分析. 范超,陈华,陈志峰,魏巍. 2016
[16]浅谈农业档案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 谢小珍. 2017
[17]福建白兔胎儿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和鉴定. 陈冬金,王锦祥,孙世坤,陈岩锋,桑雷,谢喜平. 2020
[18]梨单轴直线水平延伸枝组培养与更新修剪技术. 黄新忠,曾少敏,张长和,陈小明. 2015
[19]知识型科技档案人员的功能定位与培养. 许正春. 2008
[20]创伤弧菌FJ03-X2株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许斌福,陈秀锦,刘晓东,林能锋,刘新华,刘景瑜,林天龙.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转录组信息的百合SWEET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特性分析
作者:杨成龙;徐小萍;郑益平;郭文杰;方少忠
关键词:百合;转录组测序;SWEET家族
-
秀珍菇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作者:武少兰;张芳艺;罗小芳;李昕霖;吴敏文;郑舒桓;杨成龙;江玉姬
关键词:秀珍菇多肽;蛋白质酶解;抗氧化性
-
外源生长素影响百合地下茎生鳞茎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杨成龙;方少忠;黄永旺;陈佩振;林智敏
关键词:百合;生长素;茎生鳞茎;转录组测序;珠芽
-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Z21发酵条件优化及抑菌活性分析
作者:江丹霞;武少兰;杨国辉;詹艺舒;罗小芳;周天峰;刘培培;杨成龙;江玉姬
关键词:拮抗细菌;发酵条件优化;抑制真菌;稳定性
-
酿造红曲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慎;黄颖颖;杨成龙
关键词:酿造红曲;酿造工艺;糖化力;桔霉素
-
土壤不同消毒方式对百合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方少忠;郭文杰;郑益平;张洁;杨成龙;黄永旺;林智敏
关键词:百合;连作障碍;根际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
东方百合ANS基因的克隆与对拟南芥过表达的表型分析
作者:杨成龙;张洁;方少忠;郑益平;林智敏
关键词:百合(Lilium);ANS;花青素;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