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粤农节瓜”和“粤秀1号”黄瓜新品种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粤;节瓜;品种;黄瓜;节;新品种;黄瓜新品种

第一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1

摘要: 本项目是蔬菜育种的应用技术研究。自1992年开始研究,1996年承担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抗病、丰产、优质节瓜新品种选育”、“耐寒、优质、丰产黄瓜新品种选育”,育成节瓜、黄瓜新品种各1个,发表论文2篇。 1、育成节瓜雌型一代杂种“粤农节瓜”。其亲本分别是全国首个抗病强雌系A4和优良自交系107,经组合力测定、抗病性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鉴定、品比和区域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倍受菜农青睐,是出口及市销的首选品种。199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农节瓜” 是国内第一个集早熟、高产、优质与抗病于一身的优良品种,它的育成解决了节瓜生产中早熟、高产、优质与抗病的矛盾, 实现了节瓜育种的飞跃。 2、育成适合华南地区栽培的华北型黄瓜雌型一代杂种“粤秀1号”。该组合以抗病雌性系N_2与优异自交系9508配合而成,属华北刺瓜类型,具有耐寒、早熟、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特点,早熟性、高产性及抗病抗逆性均优于目前我省推广面积较大的华北型黄瓜品种津春4号。 200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秀1号”是我省自行育成的第一个华北型黄瓜雌型一代杂种,填补了我省华北型黄瓜育种研究的空白。 上述两品种自育成以来,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1亿元,并累计节省农药等开支0.14亿元,生态效益明显。其中“粤农节瓜”在广州市推广4700公顷以上,在省内外推广6万公顷以上,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8亿元;“粤秀1号”在广州市推广3300公顷以上,在省内外推广1万公顷以上,新增社会经济效益0.3亿元。

  • 相关文献

[1]节瓜新品种-夏冠一号.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 2006

[2]早熟节瓜新品种'新秀'. 何晓明,彭庆务,刘文睿,谢大森,江彪,林毓娥,梁肇均,王敏. 2020

[3]节瓜新品种‘粤宝’. 彭庆务,刘文睿,何晓明,江彪,谢大森,林毓娥,梁肇均,王敏. 2019

[4]节瓜新品种‘粤广’. 彭庆务,何晓明,王敏,杨松光,江彪,林毓娥,刘文睿,谢大森,梁肇均. 2022

[5]优质丰产节瓜新品种‘玲珑’的选育.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刘文睿,江彪. 2014

[6]抗病高产节瓜新品种‘丰冠’. 何晓明,彭庆务,谢大森. 2010

[7]节瓜新品种‘玲珑’. 彭庆务,何晓明,谢大森,赵芹,刘文睿,江彪. 2012

[8]华南型黄瓜新品种‘力丰’. 林毓娥,梁肇均,王瑞,何晓明,吴廷全,黄河勋,江彪. 2017

[9]黄瓜新品种‘粤青1号’. 梁肇均,周向阳,林毓娥,马海峰,黄河勋,欧继喜,王瑞. 2014

[10]黄瓜新品种‘粤秀8号’. 林毓娥,梁肇均,黄河勋,陈清华,黄智文,于远. 2010

[11]华南型黄瓜新品种'力丰2号'. 林毓娥,梁肇均,何晓明,王瑞,刘文睿,吴廷全,彭庆务,江彪,王敏,谢大森. 2021

[12]黄瓜新品种‘粤丰’. 梁肇均,林毓娥,王瑞,黄河勋,吴廷全,江彪,刘文睿,彭庆务. 2019

[13]黄瓜新品种‘早青4号’. 林毓娥,梁肇均,黄河勋,龚浩,王瑞,罗少波. 2011

[14]家蚕新品种粤蚕11号粤西蚕区试养初报. 仰勇,罗永森,陈钦藏,肖阳. 2021

[15]节瓜品种概况及其制种技术. 郭汉权,刘洪标,彭庆务,田永红,姜冬青,黄智文,王凯,黄旺平,何润铭. 2020

[16]节瓜ACC合酶基因CqAC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彭琴,王敏,彭庆务,江彪,林毓娥,刘文睿,梁肇均,李玲,何晓明. 2020

[17]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比对. 赵芹,谢大森,江彪,罗少波,彭庆务,李明珠. 2014

[18]氮钾营养对节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赫新洲,关佩聪,陈日远. 1997

[19]冬瓜、节瓜枯萎病菌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谢大森,何晓明,何素娟. 2003

[20]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节瓜叶片总蛋白的方法研究. 赵芹,谢大森,彭庆务,郭巨先,周念.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