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杂交粳稻9优418及其三系亲本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9优418;三系;杂交;粳稻;三系亲本;稻;选育与应用;亲本;选育;杂交粳稻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徐州农科所选育的不育系徐9201A花粉败育度好,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22%~27%,最高35%,花时早,开花高峰明显,制繁种异交结实率40%~60%,最高80%左右,品质优,抗病抗逆能力强,是国内选配优势组合最多、应用规模最大的粳稻不育系。恢复系C418含1/3籼稻血缘,恢复力强,对粳稻不育系具有特异亲和性,较好地解决籼粳杂种存在的结实率低,籽粒充实度差,对环境敏感、耐寒性差、早衰等遗传障碍。其选配的9优418株型优良、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27.6kg,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43%,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5.06kg,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26%,安徽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9.6kg,比对照80优121增产9.93%,均达到国家广适性超级稻8%的增产标准。9优418于2003年起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至2009年在苏、皖、豫、鲁、川、湘等省累计推广种植2000余万亩,年最大种植面积超过600万亩,占全国杂交粳稻总面积的60%以上,占黄淮、江淮地区杂交粳稻面积的80%以上,是“十五”以来推广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生产表现最为突出的杂交粳稻品种,开创了我国杂交粳稻生产应用的新局面。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2]高产杂交粳稻9优418亲本特征特性及配套制种技术. 孙克新,刘超. 2004

[3]杂交粳稻新组合9优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独凤荣. 2001

[4]杂交粳稻9优418高产栽培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2007

[5]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年的回顾与展望. 汤述翥,王才林,洪德林. 2010

[6]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7]44份杂交粳稻亲本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程保山,罗伯祥,杨加银. 2012

[8]杂交粳稻徐优502亲本的开花习性和生长发育习性. 徐家安,王健康,郭荣良,王友霜,刘超,丁成伟,吴玉玲,胡婷婷. 2012

[9]徐68优201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王友霜,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2014

[10]三系杂交粳稻徐优733亲本的开花、结实习性研究. 徐家安,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王友霜,吴玉玲,胡婷婷,赵轶鹏. 2016

[11]籼三系强优恢复系育的有效途径-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 姚立生,高恒广. 1997

[12]水稻剪颖后温汤杀雄的可行性试验. 余波,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龚红兵,李闯,曾生元,周义文,王克明,杨军,曹宏,巫章平,盛生兰. 2014

[13]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盐油4号"的选育及其在江苏地区的栽培技术要点. 倪正斌,陈志爱,丁颖,韩配配,万林生,孙红芹. 2022

[14]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3优88. 迟铭,方兆伟,李健,樊继伟,陈庭木,刘金波,杨波,王宝祥,刘艳,周振玲,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2012

[15]杂交粳稻新组合3优88的选育、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方兆伟,李健,迟铭,陈庭木,樊继伟,周振玲,杨波. 2013

[16]杂交粳稻新组合徐68优201的选育与应用.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11

[17]优质多抗中粳不育系徐91068A的选育. 丁成伟,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赵轶鹏. 2014

[18]杂交中粳新组合8优682. 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独凤荣. 2001

[19]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 周根友,夏华. 2016

[20]优质粳稻恢复系徐恢201的选育与利用.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