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类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创制;收集;种质创制;新种;资源;野生;资源收集;大豆资源;大豆;寒地;新种质创制;野生大豆;种质;新种质;寒;评价;生大豆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6
摘要: 为保护和有效利用寒地(黑龙江)野生大豆资源的优异性状、提高我国大豆的品质和抗逆性,课题组开展了寒地(黑龙江)野生大豆资源的野外分布考察,同时进行野生大豆资源的收集并采集野生大豆资源分布的原生境信息,为野生大豆资源的原生境保护提供相应的数据基础,对采集的野生大豆进行异地繁殖和优异性状评价并开展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增强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通过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相结合的野外定位考察,探明了寒地(黑龙江)野生大豆资源数量和类型以及野生大豆的分布特征;拓展了寒地(黑龙江)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范围,即将原有野生大豆分布的北界从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伊西肯乡(N52°55′)向北推至漠河县北极村(N53°29′),将原有东界从佳木斯市抚远县通江乡东辉村(E134°32′)向东推至抚远县黑瞎子岛(E134°41′)。 2、从采集的野生大豆资源中,归类整理出4368份,经评价筛选,其中1350份优异资源编入《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目录》,且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筛选获得43份具有早熟、高蛋白、高异黄酮、抗病、耐盐等优异性状的野生大豆资源;明确了大豆种间杂交亲本及中、高世代材料关键性状的选择标准;针对优质、特用、抗病、抗逆等性状开展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创制了高蛋白、小粒、高异黄酮、抗大豆灰斑病和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等291份种间创新种质群体,并挖掘出2个异黄酮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基因,2个花期调控基因和3个耐盐基因。 3、利用获得的优异野生大豆资源和创新种质资源,自主选育出大豆品种4个,提供给相关科研单位选育出大豆品种14个,表现出高蛋白、小粒、早熟和抗病等优异性状。 4、申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出版《中国寒地野生大豆资源图鉴》专著1部,建立了黑龙江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电子档案。
- 相关文献
[1]寒地浆果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 吴立仁,杜汉军,焦奎宝. 2011
[2]东亚粳稻遗传评价(GUVA)材料在寒地稻区试验初报. 丛万彪. 2007
[3]寒地不同百粒重类型野生大豆植株形态特征研究. 刘明,来永才,李炜,毕影东,肖佳雷,刘淼,邸树峰,王萍. 2015
[4]浅谈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的表型性状. 邸树峰,张静华. 2016
[5]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研究. 刘明,来永才,李炜,毕影东,刘淼,肖佳雷,邸树峰,王萍. 2016
[6]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种质拓宽领域中的应用. 来永才,林红,方万程,姚振纯,齐宁,王庆祥,杨雪峰,李辉. 2004
[7]黑龙江野生大豆优异资源筛选、评价及利用的研究. 来永才,林红,方万程,姚振纯,齐宁,王庆祥,杨雪峰,李辉. 2005
[8]东北寒地96份李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存学,杨晓华,刘海荣. 2020
[9]利用SSR结合表型性状构建寒地梨资源核心种质. 卜海东,张冰冰,宋洪伟,梁英海,刘延杰,程显敏,顾广军,刘畅. 2012
[10]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胡小梅,张必弦,朱延明,来永才,李炜,李琬,毕影东,肖佳磊,齐宁,林红,刘广,阳,杨雪峰,刘丽艳,张俐俐. 2011
[11]我国亚麻种质资源的研究与评价利用. 路颖. 2004
[12]寒地早粳新品种龙糯2号的选育与评价. 辛爱华. 2004
[13]玉米新品种龙育4号的选育与评价. 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 2011
[14]高蛋白抗病大豆新种质龙品03-311的选育与利用. 齐宁,魏淑红,林红,刘广阳,杨雪峰. 2006
[15]黑龙江省野生大豆资源的评价和利用. 林红,姚振纯. 1989
[16]寒地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的评价和聚类分析. 李炜,毕影东,刘淼,王玲,邸树峰,刘建新,樊超,杨光,梁文卫,来永才. 2021
[17]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王晓楠. 2012
[18]玉米窄基因群体中七份种质的评价. 邵勇,南元涛,景玉良,魏国才,金振国,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 2018
[19]EP17×sx709改良系的分析与评价. 邵勇,魏国才,孙艳杰,石运强,邵珊珊,南元涛. 2019
[20]榆黄蘑10个菌株的农艺性状筛选及评价. 潘春磊,王延锋,黄文,倪淑君,张海峰,盛春鸽,董雪梅,史磊.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基于多模态数据表型特征提取的番茄生长高度预测方法(英文)
作者:宫宇;王玲;赵荣强;尤海波;周沫;刘劼
关键词:番茄生长预测;深度学习;表型特征提取;多模态数据;递归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大语言模型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龙育395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95;选育过程;栽培技术;制种要点
-
播期和萌发期冷处理对不同耐低温性大豆生态性状的影响
作者:孙晓环;陈造业;白艳凤;孙国宏;王燕平;宗春美;王晓梅;杜维广
关键词:种质资源;大豆;萌发期;耐低温;播期;产量
-
160份大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浩月;韩冬伟;张笛;王振;朱治佳;王连霞;张金东;李明;袁明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荚粒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
矮败小麦在新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赵丽娟;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仇林;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