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籼稻;莲;籼稻不育系;优质;稻;粤;优质籼稻;不育系;研究与应用;研究;选育;红莲型;不育
第一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8
摘要: 项目历时20余年,育成了红莲型优质高产籼稻不育系粤泰A;建立了粤泰A的提纯繁育技术体系;育成了粤优938等4个红莲型强优势杂交稻组合;完善了粤泰A杂交稻安全高效制种和高产栽培推广技术体系,实现了优质、抗病和超高产的相互协调,开辟了我国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一项新的技术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系统地开展粤泰A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线粒体atp6基因的下游首次发现了1个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嵌合基因orfH79。 粤泰A知识产权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是迄今国内第1个大面积应用于籼型杂交稻的红莲型不育系,具有米质优、配合力强、繁殖制种产量高特性,制种亩产达280kg以上,比同类不育系高20%以上,同时易于选配优质与超高产相互协调的强优势杂交稻组合,综合技术处国内先进水平。 粤优938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以“粤泰A”与恢复系“R938”育成,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稻米品质达国优2级,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大面积种植亩产达650公斤以上,在江苏省区试中比对照汕优63平均增产7.00%,2年均达极显著。 红莲优6号和粤优9号是分别由武汉大学以“粤泰A”与恢复系“扬稻6号”和“络恢9号”育成,分别于2002和2006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其中红莲优6号米质达国标优质3级,大面积种植亩产达650公斤,在湖北省区试中比对照汕优63平均增产6.17%,达极显著。 粤优8号由广东省连山县农科所育成,于2001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自2002年以来,粤泰A系列组合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江苏、广西等地推广面积累计达2918.2万亩,其中2005-2007年应用面积达1071.2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粤优938的选育与利用. 仲维功,缪炳良. 2001
[2]优质籼稻品种合莉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高云,江奕君,林青山,冯道基,梁其登,胡巍. 2018
[3]优质籼型水稻不育系扬泰A的选育与应用. 李金华,王丰,柳武革,廖亦龙,刘振荣. 2023
[4]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源丰占的选育.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江奕君,高云. 2012
[5]籼稻不育系天丰A的特征特性及其利用. 陈志远,李传国,孙莹,陈坤朝,李曙光. 2006
[6]优质籼稻新品种银花占2号的选育. 刘传光,江奕君,林青山,高云. 2006
[7]高产优质籼稻南油丝苗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郭洁,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陈平丽,陈可,李巨昌,陈友订. 2022
[8]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雪花新占的选育.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江奕君,高云,冯道基. 2013
[9]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的选育与利用. 廖亦龙,王丰,邹新华,李曙光,刘振荣,黄德娟,柳武革. 2003
[10]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GD-5S的选育与初步利用. 廖亦龙,王丰,黄德娟,柳武革,李曙光,刘振荣,李金华. 2008
[11]广东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研究. 刘雪贞,潘大建,吴惟瑞,黄巧云,范芝兰. 2001
[12]具互作型弱感光特性籼稻不育系振丰A的选育. 王丰,刘振荣,李曙光,柳武革,廖亦龙,黄德娟,彭惠普. 2004
[13]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安丰A的选育及应用. 柳武革,王丰,刘振荣,黄慧君,朱满山,李金华,廖亦龙,付崇允,刘迪林. 2015
[14]增城丝苗型水稻优质不育系广8A的选育. 梁世胡,李传国,李锐,李曙光,顾海永,张其文. 2010
[15]具互作型弱感光特性的籼稻不育系金稻13A的选育. 梁世胡,李传国,黄慧君,李曙光,顾海永,张其文. 2011
[16]早熟抗稻瘟病籼型水稻不育系荣丰A的选育与利用. 刘振荣,柳武革,王丰,廖亦龙,黄慧君,符福鸿,黄德娟,朱满山. 2006
[17]早熟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吉丰A的选育与应用. 柳武革,王丰,刘振荣,黄慧君,廖亦龙,李金华,朱满山,付崇允,刘迪林. 2014
[18]早熟籼稻不育系早丰A的选育及应用. 柳武革,王丰,刘振荣,李金华,朱满山,付崇允,黄慧君,廖亦龙,刘迪林. 2018
[19]优质早籼不育系盛世A的选育及其组合表现. 梁世胡,李传国,李曙光,顾海永,张其文,伍应运. 2011
[20]钵体苗不同穴距机插对华南优质籼稻产量的影响. 赖嘉俊,韩孟红,梁开明,徐强辉,林阿典,郑章荣,黄继川,傅友强.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适宜华南稻区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技术
作者:王福军;李曙光;梁世胡;顾海永;黄凯;罗文永;曹华盛;熊亮;陈国荣;何高
关键词: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温敏型;选育技术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聚两优53的选育
作者:张建林;廖学群;王丰;张泽佳;彭国巍;柳武革;王新;黄广平;谢沛丽;许岱;姚润沐
关键词:杂交水稻;聚两优53;品种选育
-
华南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品质性状特点及基因分析
作者:熊亮;曹华盛;王福军;顾海永;李曙光;何高;梁世胡;罗文永
关键词:杂交稻;三系不育系;品质性状;品质基因;华南
-
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作者: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关键词:弱感光型;杂交稻;广泰优6355;选育;制种技术
-
华南双季稻区不同季别种植籼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及高整精米率材料筛选
作者:陈洛;李学忠;谢国威;杨梯丰;杨武;赵均良;王丰;周玲艳;董景芳
关键词:籼稻;整精米率;早季;晚季;华南稻区
-
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作者: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关键词:杂交稻;SPAD值;一般配合力;遗传效应;动态变化
-
粤稻百年主要水稻科技创新成就概述
作者:王丰
关键词:广东;水稻;稻种资源;水稻矮化育种;优质稻育种;杂交稻育种;栽培技术;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