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糯米香茶引种试种及开发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开发;开发利用;引种;利用;试种;利用研究;研究;茶;引种试种;糯米香茶;糯米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本项目来源于海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糯米香茶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糯米香茶初加工技术研究》、热科院科技基金《糯米香茶引种试种研究》等科技项目。   糯米香茶Semnostachya menglaensis H.P.Tsui为爵床科糯米香茶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40多种香气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亚麻酸,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抗衰、补肾健胃的功效,是一种天然饮料,被誉为“美容茶。可作为酒曲、饼干、冰淇淋、点心配料。随着我国天然香料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及“香岛”建设的需要,其原材料及相关产品受到人们特别青睐。然而在生产上存在着繁育技术不规范,种苗生长参差不齐,推广面积有限;加工方法较粗糙,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生产环境简陋,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本项目根据引种“生态相似性”的原则,并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以及微波杀青技术,通过系统研究解决了糯米香茶引种试种、遗传多样性、繁育、产品初加工等关键技术难题。首次将云南糯米香茶种质资源引种至海南并试种成功,总结生产技术1套,建立示范基地4个;利用分子标记法进行不同地区糯米香茶遗传多样性研究,揭示了糯米香茶遗传多样性,提出糯米香茶繁育技术1套,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1个;采用微波杀青工艺进行糯米香茶加工技术研究,提出糯米香茶加工工艺1套,并生产出相关产品,申请并获受理发明专利1项,近10年累计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50多万元,创造社会效益1800多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项目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技术成熟,已在海南万宁、琼中以及云南勐腊、屏边、景洪等地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扩大糯米香茶的推广种植面积,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下一步将重点加强糯米香茶绿色栽培技术以及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糯米香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相关文献

[1]糯米香茶引种试种及开发利用研究. 张翠玲,朱红英,孙燕,吴刚,张家明,谭乐和,陈鹏,庄辉发. 2011

[2]加强科技创新,开拓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新里程. 梁荫东,郝秉中. 2005

[3]橡胶种子提取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 李先昆,石常就,林伯煌. 2009

[4]开发利用南药资源,发展海南植物药产业. 欧阳欢. 2002

[5]热带香料植物开发利用研究. 欧阳欢,邢谷杨. 2001

[6]狼尾草属牧草研究及利用进展. 王文强,周汉林,唐军. 2018

[7]国际椰子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概况. 沈雁,周焕起,唐龙祥. 2009

[8]海南岛热带花卉资源研究与利用. 欧阳欢. 2006

[9]红毛丹——西瓜复合米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王琪,刘琨毅,周书来,黄晓兵. 2017

[10]韩国油果的生产工艺. 沈晓君,唐敏敏,陈卫军,赵松林,柳基兴. 2014

[11]橡胶速生高产新型种植材料的培育与试种. 陈雄庭. 2006

[12]超临界CO2萃取汽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糯米香茶中的挥发油. 谭乐和,尹桂豪,章程辉,刘红. 2008

[13]糯米香茶育苗期白绢病防治研究. 张翠玲,陈鹏,孙燕,吴刚. 2011

[14]MS培养基和IBA对糯米香茶水培生根的影响. 张翠玲,谭乐和,陈鹏,刘向阳,孙燕,庄辉发,林兴军. 2012

[15]糯米香茶的营养成分研究初报. 刘红,曾凡逵,谭乐和,朱红英. 2011

[16]糯米香茶的生物活性研究. 尹桂豪,章程辉,史海明,李晓波. 2009

[17]太阳能智能灭虫灯防治糯米香茶害虫的效果研究. 张翠玲,谭乐和,刘向阳,孙燕,庄辉发,陈鹏. 2012

[18]可可间作糯米香茶生态效益研究初报. 张翠玲,徐飞,陈鹏,刘向阳,孙燕,朱自慧,庄辉发,谭乐和. 2012

[19]OPA-FMOC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测定糯米香茶叶片中的氨基酸. 徐飞,谭乐和,陈鹏,朱红英,胡荣锁,张翠玲. 2012

[20]基于电子鼻技术分析糯米香茶风味的研究. 刘红,朱红英.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