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系列授粉蜂种在农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授粉;蜂种;农业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系列授粉蜂种在农业中的应用”是农作物生物授粉和生物资源利用领域的一项创新研究。该技术利用驯化的自然传粉昆虫(蜜蜂、壁蜂、熊蜂等)为各种异花作物授粉,取代人工辅助授粉和激素(如2,4-D)蘸花授粉,通过对不同蜂种、蜂具、人工饲养繁育和授粉推广方式等的研究和改进,能以销定产,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作物提供相应授粉蜂种,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已在京郊及河北部分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增产效果明显。主要创新点:1.筛选出全部为国内资源的系列授粉蜂种,露地和设施作物可以实现周年授粉。2.成功解决了国内熊蜂周年继代繁殖技术,可根据市场和生产需求有计划提供蜂群,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壁蜂滞育期,提前2个月(即2月初)可出巢访花,解决了早春果树授粉难的问题;培育了蜜蜂微型授粉专用蜂群,提出了无王群技术,解决了利用蜜蜂授粉产业化的蜂源和饲养技术的难题,实现了蜜蜂在冬季低温下也可授粉并不撞棚,此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3.分别研制成功蜜蜂、壁蜂和熊蜂的新型巢具,微型授粉箱已获国家专利,壁蜂授粉专用箱已申报专利,解决了蜂具由一年一生产到可多年重复应用。4.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以授粉为主要经营内容的股份制公司,形成了以公司为龙头,把蜂农、果农、菜农分别组成协会,下边同时建立蜂繁育基地和授粉基地的推广模式,做到公司、蜂农、菜果农3赢。5.率先在全国科学利用不同蜂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为不同异花授粉作物授粉。累计应用面积39.50万亩,新增效益1.35亿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应用前景广阔。蜜蜂、壁蜂、熊蜂等授粉蜂种已形成系列,配套技术成熟,并已商品化,可向国内外转让。所以,对国内生物(蜂)授粉业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开拓性。

  • 相关文献

[1]蜜蜂育种提高蜂王浆的产量与品质. 李盛东,姜元姣. 2007

[2]赤眼蜂蜂种及品系选择刍议. 王福莲,张帆,万方浩. 2004

[3]熊蜂的商业化繁育. 耿金虎,王凤鹤,徐希莲. 2006

[4]苜蓿切叶蜂的授粉应用与发展前景. 徐希莲,陈强,王凤贺,杨甫. 2010

[5]江苏地区设施西瓜栽培不同授粉方式效果对比. 刘哲,张洁,冯汝超,马江黎,沈峰,郑佳秋,尤春,王薇薇,张丽娜,祖艳侠,吴永成,张向向,邓晔,梅燚. 2024

[6]以色列养蜂业及对中国的启示. 徐希莲,杨甫,芦金生,王凤贺. 2012

[7]野生熊蜂繁育应用技术研究. 王凤鹤,李建国,徐希莲,陈强,杨甫. 2011

[8]熊蜂为植物授粉的行为适应性研究. 陈强,徐希莲,王凤贺. 2010

[9]雌雄两系黄瓜制种熊蜂授粉应用技术. 王凤贺,刘娟,徐希莲,王欢,韩凤宝. 2016

[10]植物雄配子体转化技术及应用. 王宏芝. 2003

[11]切叶蜂及其授粉管理技术. 徐希莲,王凤鹤,杨甫,张成属. 2012

[12]杏品种间授粉组合及其应用. 王玉柱,普崇连,郝燕宾,姚砚武,常杰. 1995

[13]定地授粉示范蜂场运营模式研究——以北京大兴区杜茂合蜂场为例. 王凤鹤,滕跃中,徐希莲,邵有权,王欢. 2015

[14]近红外光谱分析在农业领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严衍禄,张录达,陈斌,周学秋,朱大洲,安冬,闵顺耕. 2011

[15]欧盟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王国进,刘珊珊. 2012

[16]我国农业物联网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李奇峰,李瑾,马晨,刘丽红,郭美荣,秦向阳. 2014

[17]陆面数据同化系统构建方法及其农业应用. 刘峰,李存军,黎锐,杨为民. 2008

[18]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 李瑾,郭美荣,高亮亮. 2015

[19]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应对WTO挑战. 魏炳传,王军. 2003

[20]新形势下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高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