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获奖时间: 2017
摘要: 目前,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省许多市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是,食用菌菌种市场比较混乱,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且大都没有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市场上难以找到“稳定可靠的”优良菌种,特别是“无根、单片、优质、高产、高抗”的优良品种严重缺乏,每年因菌种问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栽培技术也“五花八门”,菌农大多数凭“经验”栽培,今年挣,明年赔,缺少系统的科学的标准化栽培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课题研究,该研究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部分研究内容。 本研究广泛搜集和利用国内外优异食用菌种质资源,以常规育种为主,选育出适宜东北地区寒地栽培的“牡耳1号”、“牡耳2号”、“牡育猴头1号”、“牡滑1号”、“牡元1号”等5个高产优质食用菌新品种;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菇、灵芝、鸡腿菇等16个优良食用菌菌株(品系);单片、无根、高产优质“牡耳1号”、“牡耳2号”的选育加快了我省黑木耳品种更新换代。“牡育猴头1号”、“牡滑1号”、“牡元1号”品种的选育成功填补了我省猴头菇、滑子菇、元蘑无省审品种的空白;开展了优良品种(品系)配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海林、牡丹江市建立省级食用菌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开展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新型基质栽培食用菌以及菌渣综合利用等研究工作;创造性提出了“适温养壮菌、爆发性出耳、秸秆做菌、定位出菇、适时开袋顶、菌渣回用二次出菇”等实用措施,形成了一整套食用菌安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制定黑龙江省地方标准3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专利2个;发表论文27篇(其中SCI收录4篇),撰写专著1部,制作科普动漫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学科带头人1名。 2013-2016年,“牡字号”食用菌新品种及其配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在东宁县、牡丹江市、海林市、穆棱市、尚志市、七台河市、伊春市、佳木斯市、农垦系统进行推广应用,综合效益提高15%以上,累计栽培黑木耳、猴头菇、滑子菇等食用菌6亿袋,产值24亿元,新增经济效益5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年限寒地苹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养分关联分析
作者:杨悦;顾广军;胡颖慧;卜海东;刘畅;于文全;程显敏;程杜娟;邢立伟;盖禹含
关键词:寒地;苹果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养分含量;关联分析
-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同期发情调控
作者:张海峰;李景荣;何鑫淼;王文涛;田明;陈赫书;冯艳忠;刘娣
关键词:
-
醉蝶花熏蒸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张星哲;王佰成;孟祥海;徐德海;张帅;张艳菊
关键词:醉蝶花;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
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作者:杨冰;孟祥海;王佰成;王文慧;时新瑞;徐德海;张帅;张星哲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不同耕层;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
-
复合盐碱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的影响及耐盐碱品种筛选
作者:刘莹;尹泽群;吴柏辰;徐明丽;刘畅;石慧姝;庞博;苗兴芬
关键词:谷子;盐碱胁迫;萌发期;品种筛选
-
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研究综述
作者:于海洋;王延锋;史磊;王金贺;盛春鸽;刘姿彤;张鹏;万里;赵静;王菲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综合利用;资源化
-
民猪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张海峰;李景荣;何鑫淼;王文涛;田明;陈赫书;冯艳忠;刘自广;吴赛辉;汪亮;何海娟;亓美玉;李忠秋;李淼;刘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