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选育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品种;品种选育;中国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选育;新品种;牛;中国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项目名称   本项目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分别以部重点“西门塔尔牛选育方法研究”、“高产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改良牛群的培育”、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中国西门塔尔牛选育”和国家重中之重项目之专题“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选育”进行立题研究,属于农业领域的动物育种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   适用范围   本项目适用范围广,不仅应用于广大的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同样用于经济较发达的肉牛和奶牛业生产地区,并已在我国发展迅速的肉牛生产区和黄牛改良区域大面积推广。   主要研究内容   1 中国西门塔尔牛系统选育方法的研究   2 中国西门塔尔牛繁育体系的建立   3 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0NBS)理论在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中的应用  4 在中国特定的经济、生产系统条件下西门塔尔牛选育理论的研究   5 中国西门塔尔牛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6 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因素分析   7 中国西门塔尔牛饲料转化率及预期选择效果的研究   8 伽玛曲线预测产奶量研究   9 肉用性能的生化和微卫星DNA标记研究  10 中国西门塔尔牛线性评定的方法和操作要点的制定  11 种子公、母牛的遗传检测研究及遗传监测体系建立  12 中国西门塔尔牛国家标准及饲养规范的研究和制定   推广应用情况   1 建立中国西门塔尔牛山区、草原、平原类群,核心群达2万头,在太行两麓半农半牧区已经建立了40万头杂交繁育区,皖北、豫东、苏北农区25万头改良区,松辽平原、科尔沁草原建立了50万头级杂交改良群体,种群规模近100万头,总群体规模650万头。   2 年提供特一级种公牛250头,可用于杂交改良黄牛100万头,目前西门塔尔牛已成为我国肉牛业品种改良的主推品种,平均每年杂交改良达60%。  3 共建立了9条日处理鲜奶393吨奶粉系列及日处理鲜奶43.2吨液体奶和花样奶系列的加工生产线,9个奶粉品牌和2个液体奶、花样奶品牌;6条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日屠宰960头,乳肉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的最后3年累计新增利润88485.7万元,新增税收8850万元,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 用西门塔尔牛或其杂种生产的高档牛肉占国内高档牛肉市场的24%左右,通过西门塔尔牛的选育有希望替代进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发达国家的种牛和牛肉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前景十分广阔。 由于以西门塔尔牛为主的养牛业特别是肉牛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刺激了相关产业发展,在内蒙东部、新疆南部、山西晋中及山东、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已成为支柱产业,西门塔尔牛奶肉产品的加工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 相关文献

[1]长单46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李洪,董红芬,李爱军,王满富. 2005

[2]优质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忻黄单78的选育. 张润生,白永新,陈保国,卢桂花. 2007

[3]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晋单87的选育. 王建军,刘佼,杨慧珍. 2014

[4]玉米新品种锦绣206的选育(英文). 智建奇,马淑文,焦建伟,郭贵青,赵鑫. 2017

[5]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晋单4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贾志森,智建奇,郑联寿. 2006

[6]玉米新品种锦绣206的选育. 马淑文,武海丽,赵鑫,郑义,智建奇. 2015

[7]中国西门塔尔——太行类群小公牛夏季放牧补饲效果研究. 张喜忠,李思源,韩春增,李军,杨效民,张元庆. 2010

[8]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粟)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 古世禄,独俊娥,古兆明,郭志利,刘子坚,马建萍. 2000

[9]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L-6的选育. 张海生,李秀珍,吴聚兰,张鑫鑫. 2012

[10]菜用大豆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韩志玲,樊智翔,安伟,仇鹏,赵丽芳,李鹏. 2019

[11]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2018

[12]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1号的选育. 任永康,崔磊,牛瑜琦,杨峰,郭庆,唐朝晖,逯成芳,孙玉. 2017

[13]浅谈玉米宜机收新品种选育策略. 邢荣平. 2018

[14]玉米新品种太玉969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董民堂,白琪林,闫彩清,于小慧,王晋,韵晓冬. 2019

[15]马铃薯新品种‘晋薯25号’的选育. 王建雄,王志虹,张姝鑫,景玉川,白洁,韩启亮. 2018

[16]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孙贵臣,田齐建,任元,冀彩萍,孟俊文. 2020

[17]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选育报告.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周伟. 2009

[18]大豆新品种晋豆40号选育报告. 张小虎,曹雄,张振晓. 2011

[19]冬小麦新品种汾4846选育报告. 赵吉平,左联忠,王彩萍,侯小峰,郭鹏燕. 2008

[20]蓖麻新品种汾蓖10号选育报告. 曹越,王宙,王宏伟,张宏斌,王亚,李红玉,郭志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