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648条记录
胡麻17份亲本及组合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胡麻优质品系作为杂交亲本配置组合,以求进一步在胡麻产量和品质方面有所突破,以本单位新培育的8个胡麻品系作为母本,与9个成熟品种进行组配,共配制72个杂交组合,旨在测定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结果表明,CP2205在和产量密切相关的单株果数方面GCA表现突出,在千粒重和每果粒数方面也有正向表现;品质方面,CP2205在含油率、亚油酸、亚麻酸等重要方面GCA均表现较好,可作为重点品系进行组配.配置组合时可选用每果粒数、蛋白质和木酚素GCA值较高的品种来进行组配,从而提升后代材料的产量和品质.09-3-11在亚麻酸和亚油酸方面具有较高GCA效应,但在单株果数和每果粒数方面效应较低,组配时应选择这两方面GCA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种作为亲本,可更容易选出优良后代.

关键词: 胡麻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和青海小麦条锈菌UV-B辐射敏感性测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位于西北地区的甘肃和青海是我国小麦条锈病病原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重要的越夏区和菌源基地,也是Pst毒性变异频率较高地区,该区域海拔高,紫外线辐射强度大.为了解紫外线对Pst存活力和毒性变异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分离自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21个Pst菌株夏孢子的相对萌发率和UV-B辐射LT50值(UV-B致死中时间,即在一定UV-B辐射强度下夏孢子相对萌发率为50%时所需辐射时间),探索了相应菌株对UV-B辐射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3个UV-B辐射强度(150、200和250μw·cm-2)下,分离自甘肃和青海的全部Pst供试菌株的夏孢子相对萌发率均与UV-B辐射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01).3个UV-B辐射强度下的夏孢子相对萌发率和LT50值的比较结果表明,Pst菌株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来自于青海的Pst菌株之间对UV-B辐射的敏感性差异高于来自于甘肃的Pst菌株.研究结果为探索紫外线对Pst存活力和毒性变异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为小麦条锈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了一定依据.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相对萌发率 LT50值 UV-B辐射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科学合理利用优异种质资源、指导玉米育种工作,本研究以16个新选育自交系为被测系、5个骨干自交系为测验种,通过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分析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并对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选育自交系17Q372和17Q253可以提高杂交组合产量,1618和17Q619能使杂交组合株高和穗位高降低,17Q372和17Q116能提高杂交种的出籽率,17Q260-3和17Q253有助于提高籽粒长度;组合1628ב郑58’在穗长、行粒数、出籽率上SCA效应值最大,具有高产潜力;通过对21个自交系的11个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得出在育种工作中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秃尖长、穗行数和出籽率等6个性状宜进行早代选择,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等3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以80个杂交组合的SCA效应值为依据,1628、M1002、1618、Q508、17Q402、17Q416及17Q253等7个自交系可初步划分为SS类群,1503、17Q862、F2222、17Q116、17Q372及17Q305等6个自交系划分为NSS类群。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利用这些新选育自交系开展种质改良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配合力 遗传参数 优势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数字土壤制图是基于土壤成土学、地理学和数学理论知识,借助3S技术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高效的土壤制图技术。国内外学者从环境协同变量的生成、样点数据的获取、数字土壤制图模型或方法的选择及土壤图的产生与验证这4个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制图方法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的五类方法,分别是地统计学方法、确定性插值、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专家知识模型。同时基于不同方法的特征,从样本的密度和分布状况、地形地貌特征及目标变量等方面考虑,选择适用于研究区域的制图方法。数字土壤制图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将人类活动因子加入环境协同变量;基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建立更有效的采样方法;新型建模方法的应用(深度学习和多模态方法)。

关键词: 数字土壤制图 土壤属性 数字土壤制图方法 机器学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枝条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种砧木(1103P、SO4、5BB、3309M、110R)嫁接'赤霞珠'(CS)和'马瑟兰'(MS)的嫁接苗及自根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砧木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赤霞珠'和'马瑟兰'枝条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的嫁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S/3309M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4.44%,其次是CS/SO4,为83.33%,CS/5BB组合的达75%.MS/5BB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3.33%,其次为MS/3309M,为77.78%,MS/SO4的为72.22%.砧木嫁接显著提高了'赤霞珠'和'马瑟兰'枝条的生长量,CS/SO4、CS/5BB和CS/110R、MS/SO4、MS/3309M的接穗年生长量和新梢节间长均显著高于自根苗.CS/5BB和MS/5BB的抗寒性最强,分别能耐-24.67 ℃和-26.46 ℃的低温,其次为CS/SO4和MS/110R,分别能耐-24.25 ℃和-24.81 ℃的低温.CS/3309M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比自根苗高7.03%,'赤霞珠'的5个砧穗组合果实的还原糖含量均低于自根苗,CS/SO4组合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为0.265%,显著高于自根苗和其他砧穗组合,CS/1103P、CS/110R、CS/5BB、CS/3309M组合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自根苗低9.80%、27.45%、7.84%、9.80%.'马瑟兰'的5个砧穗组合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均低于自根苗,MS/SO4、MS/1103P、MS/110R组合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赤霞珠'的5种组合每667 m2产量均高于自根苗,CS/3309M的最高,每667 m2产量比自根苗增产98.42%.5BB和SO4提高了 MS的每667 m2产量,分别比自根苗增产29.82%、17.98%.经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3309M、5BB、110R嫁接'赤霞珠',SO4、5BB和3309M嫁接'马瑟兰',其葡萄生长势、枝条抗寒性和果实品质最优.

关键词: 赤霞珠 马瑟兰 砧木 生长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芩种子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黄芩种子的灌浆动态及其发芽特性,明确黄芩种子的最佳采收期,旨在为黄芩种子的采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盛花期生长一致的2年生黄芩种株进行挂牌标记,从开花后第4天开始测定籽粒的千粒重及发芽率。结果 两年生黄芩籽粒的千粒鲜重在花后26天时达到最大,之后迅速下降于花后55天时接近干重水平。籽粒灌浆速率呈现“快-慢-快”的规律,含水量在花后9天时达到最大,脱水速率随着灌浆的进程逐渐加快,并花后29天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种子在花后17天内不具备发芽能力,之后持续到48天其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升高,二者与千粒鲜、干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黄芩种子的最佳采收期应在花后42至48天(8月底9月初),种子的含水量为11%左右时采收为宜。

关键词: 黄芩 种子 灌浆 发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对棉铃虫天蚕素抗菌肽基因(HacD)转录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菌肽是昆虫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抵御外源致病微生物的侵染具有重要作用.明确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诱导下棉铃虫天蚕素抗菌肽基因(HacD)转录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昆虫体液免疫与棉铃虫抗Bt发展的关联性.本研究测定了HacD cDNA序列,对序列进行了蛋白质翻译,并通过RT-qPCR技术研究了棉铃虫HacD基因在Bt诱导下的转录规律.结果表明,棉铃虫HacD cDNA全长189 bp,其中GC含量为48.15%,肽链由63个氨基酸组成.Bt诱导后棉铃虫幼虫HacD相对转录水平整体呈显著上调趋势,其中脂肪体中HacD的相对转录水平上调最高,其次为血淋巴.Bt对棉铃虫幼虫进行短期诱导后,脂肪体和血淋巴中的HacD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均呈持续上调趋势,分别在诱导24 h和18 h时达到最高,随后均持续下调.对幼虫进行持续诱导后,F 0代初孵幼虫、5龄幼虫、蛹和成虫的HacD基因均可以保持上调的转录特性;传代培养获得的F 1代初孵幼虫、5龄幼虫、蛹和成虫的HacD基因转录较F 0代下调,但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Bt能够诱导棉铃虫HacD基因转录水平上调.

关键词: 棉铃虫 苏云金芽胞杆菌 免疫致敏 抗性 抗菌肽 脂肪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陇番15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番15号'是以09103为母本,0910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中等,叶量适中.成熟果实粉红色,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79.5 g,无果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8%,口感酸甜、风味品质佳,果实硬度中等,货架期较长,果实商品率高.一般产量90.0 t·hm-2以上,高抗TMV及叶霉病,中抗早疫病及白粉病.适宜塑料大棚及冬春茬日光温室栽培.

关键词: 番茄 保护地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对渭北旱塬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CSCD

摘要:研究有机肥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可为陕西渭北旱塬烤烟产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室内化学分析及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20%~40%的化肥有利于烤烟提早成熟,在烤烟成熟期,可使烤烟倒四叶叶片的SPAD值降低5.63%~6.83%,有机肥替代20%~40%的化肥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中上等烟叶的占比率提升19.94%~29.76%,总产值和净产值分别提升4.70%~6.96%和8.12%~20.26%,其评吸综合分值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有机肥替代10%的化肥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代表烤烟产质量的11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有机肥替代30%的化肥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有机肥替代20%的化肥处理,再次是有机肥替代40%的化肥处理.在陕西渭北旱塬烟区,有机肥替代20%~40%的化肥有利于烟叶化学成分内在的协调性,能显著促进烟叶成熟,增加烤烟中上等烟叶的占比率,提高烤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有机肥 烤烟 产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陇椒13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陇椒13号’是以自交系1474为母本,自交系1439为父本配制的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长28 cm、宽3.1 cm、肉厚0.27 cm,平均单果质量66 g,果色绿,果面皱、味辣,果实商品性好,品质优良,耐低温弱光,抗病毒病,中抗疫病,丰产性好,在北方日光温室种植产量为75 000 kg·hm-2左右。适宜于北方地区及气候类型相似地区的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露地种植。

关键词: 辣椒 杂交一代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