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2个亚麻品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中国麻业科学 》 2012
摘要:利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12个不同亚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SRAP分析,共扩增出1701条带,其中593条多态性带,多态率为34.9%。用UPGMA法建立了12个亚麻品种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并可将它们分为三组。其中,纤用亚麻和油用亚麻各自成类,表明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亚麻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同时为新引材料SUZANNE的类型划分提供了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多糖对S_(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药物评价研究 》 2012
摘要:目的从免疫学角度探讨大豆多糖对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大豆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生成量的影响,利用酶标仪测定大豆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检测B细胞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豆多糖各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同时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能力,并能使体内B淋巴细胞数量增加而提高抗体生成量。结论大豆多糖通过调节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舌病病毒群特异性构象抗原表位的初步鉴定及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2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2 CSCD
摘要:蓝舌病病毒(BTV)是由虫媒传播的非接触性反刍动物急性传染病,OIE将其列为实时通报疫病,我国将其规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可以检测BTV抗体的竞争ELISA方法,为BTV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及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同时为研究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阻断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抗原表位 特异性 蓝舌病病毒 单克隆抗体 急性传染 动物传染病 蛋白免疫 非接触性 免疫原性 抗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柴油机柱塞式喷油泵的供油量调整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2
摘要:喷油泵是柴油机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依靠喷油泵的作用下不断地将油箱中的柴油吸出,通过高压油管定时定量输给喷油器,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对活塞作功,本文主要介绍柱塞式喷油泵的原理、组成、供油量的调整以及在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确保发动机工作性能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蜜蜂蜂王质量研究概况
《中国蜂业 》 2012
摘要:一个好的蜂群需有一只优质的蜂王。人工育王或利用自然分蜂王台育成的蜂王,必须严格挑选,选优去劣,才能保证蜂场的蜂群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黑土区大豆根际促生菌群落组成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东北黑土区大豆根际促生菌的群落组成,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海伦市、黑龙江省克山县和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农场4个采样点,分析了大豆根际自生固氮菌、解磷菌、溶磷菌和硅酸盐细菌的群落组成,解析了促生菌种与地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的大豆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促生菌,自生固氮菌达到104cfu.g 1,溶磷菌和解磷菌达到105cfu.g 1,硅酸盐细菌达到103cfu.g 1;分离得到具有自生固氮能力的菌株5株,溶磷菌6株,解磷菌7株,硅酸盐细菌4株;自生固氮菌多样性指数在0.94~1.60之间,溶磷菌多样性指数在0.83~1.52之间,解磷菌的多样性指数在1.07~1.67之间,硅酸盐细菌多样性指数在0.52~0.96之间,4个取样点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采用对应分析确定了不同地区的典型促生菌,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的特征种为自生固氮菌LLN8(Azotobacter beijerinckia indica),黑龙江省海伦市的特征种为溶磷菌DHS13(Micrococcus),黑龙江省克山县的特征种为溶磷菌DHS19(Pseudomo-nas),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场的特征种为自生固氮菌LLN1(A.chrooco-ccum)和溶磷菌DHS5(Azotobacter)。同时明确了LLN2(A.azomonas)、LLN6(Bacillus mucilaginosus)、DHS9(Arthrobacter)、DHSO2(Pseudomonas)、DHSO14(Erwinia)、DHSO17(Corynebacterium)和LSJ21(Bacillus)在东北黑土区大豆根际分布较为广泛,这些菌株为研发中国东北黑土区大豆专用型复合生物肥料提供了基础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安全性与药效筛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通过在糜子田播后苗前,选择常用的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72%2,4-D丁酯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330g.L-1二甲戊灵乳油、960g.L-1异丙甲草胺乳油和38%莠去津悬浮剂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分别设低、中、高量进行安全性及防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5%扑津.西草净可湿性粉剂安全性最高,并且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建议用量为2 250~2 475g.hm-2;其次是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38%莠去津悬浮剂,建议用量分别为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900g.hm-2,38%莠去津悬浮剂3 750~4 500mL.hm-2;330g.L-1二甲戊灵乳油和960g.L-1异丙甲草胺乳油药害严重,不可应用于糜子田化学除草;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及72%2,4-D丁酯乳油对禾本科杂草无效,不推荐单独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