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51条记录
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对芥菜型油菜多室、二室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发现,多室、二室相对性状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且为微效基因所修饰,无胞质效应;多室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二室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多室性状 遗传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甘蓝型油菜青杂3号(E144)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菜型多室油菜的主要性状表现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对芥菜型多室、二室油菜不同品种以及BC_1F_1(BC_1F′_1)群体中的芥菜型多室、二室株间作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芥菜型多室油菜的单株产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其对应的二室油菜和不同来源地方品种(辣芥、新芥)的单株产量,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室油菜的角粒数。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多室 单株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拿大优质春小麦品种的适应性筛选与分析评价

种子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引进的 2 6份加拿大优质春小麦品种进行了种植观测 ,从农艺性状和麦谷蛋白亚基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 ,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表现抗病、抗旱、抗穗发芽 ,品质优良 ,属中熟或偏晚熟品种 ,对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进行省级区域实验和生产试验。

关键词: 优质春小麦 筛选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D生产函数的农用地估价实证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省金坛市建昌镇为例 ,通过引入C D生产函数 ,测算了农业生产在既定投入水平下的理论总收益 ;并运用生产要素贡献理论 ,以土地对全部产出的贡献为依据计算土地纯收益 ;同时 ,对投入产出法和C D生产函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说明基于C D生产函数的农用地估价结果更为准确。

关键词: 农用地估价 C-D生产函数 土地纯收益 边际收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还田及栽培方式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探讨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作物产量是反映土壤肥力最好的综合指标,而作物产量与土壤胶体原土复合量间呈明显的相关性(r=0.7032**,t=4.53>t0.01=2.83。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还田与土壤有机质增值呈明显正相关,土壤培肥后实际复合量增值(%)与土壤有机质增率(%)密切相关(r=0.8964**,t=7.84>t0.01=2.95),其产量水平的变迁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增减动态相一致。绿肥、麦秸还田和粮草轮作、绿麦间套等栽培,有利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的提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酶活性,是保护土壤生境,涵养水源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同时,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和土壤酶活性也是衡量农业措施及地力的指标。

关键词: 生物质还田 栽培方式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远缘杂交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 以下简写为芥×甘或甘×芥 的结实性、交配性以及不同甘蓝型油菜对交配性的影响等研究发现:芥、甘正反交形成的饱满种子数较少,其形成种子的能力弱,但是芥×甘与甘×芥杂交相比,芥×甘形成饱满种子的能力较强,受精能力以及杂种胚胎的发育能力也强,在授粉后的子房发育上二者无显著差异.所以,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建新资源时宜采用芥×甘杂交方式;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与芥菜型多室油菜正反交的结角率、受精指数、结籽指数和可交配指数均不相同,但可交配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因此,筛选可交配性强的甘蓝型基因型应着眼于可交配指数高的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根据本试验结果,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93-221-1杂交形成的杂种胚具有较强的可发育性.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多室性状 远缘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公伯峡水电站水土流失预防及治理技术初探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建设具体情况,针对该区域内独特的地质、土壤和气候条件,在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施工区内,划分出了不同的治理区域。在分析该区水土流失成因的基础上,采取工程治理和植物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适合该区域内的主要治理措施,为黄河上游同类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公伯峡 水土流失 预防 治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结合控制柴达木沙尘源的可行性探讨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的高发区和主要沙源地之一。本文论述了在柴达木盆地通过种植冬小麦、实行免耕耕作制、种植牧草保护草场等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对于防治沙尘暴的作用,为控制该地沙尘源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沙尘暴 控制 农艺措施 生物措施 柴达木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甜玉米栽培要点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