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对芥菜型油菜多室、二室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发现,多室、二室相对性状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且为微效基因所修饰,无胞质效应;多室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二室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加拿大优质春小麦品种的适应性筛选与分析评价
《种子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 ,对引进的 2 6份加拿大优质春小麦品种进行了种植观测 ,从农艺性状和麦谷蛋白亚基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 ,结果表明大多数品种表现抗病、抗旱、抗穗发芽 ,品质优良 ,属中熟或偏晚熟品种 ,对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品种进行省级区域实验和生产试验。


生物质还田及栽培方式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探讨
《西北农业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作物产量是反映土壤肥力最好的综合指标,而作物产量与土壤胶体原土复合量间呈明显的相关性(r=0.7032**,t=4.53>t0.01=2.83。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还田与土壤有机质增值呈明显正相关,土壤培肥后实际复合量增值(%)与土壤有机质增率(%)密切相关(r=0.8964**,t=7.84>t0.01=2.95),其产量水平的变迁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增减动态相一致。绿肥、麦秸还田和粮草轮作、绿麦间套等栽培,有利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的提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酶活性,是保护土壤生境,涵养水源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同时,土壤有机无机复合量和土壤酶活性也是衡量农业措施及地力的指标。


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远缘杂交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通过对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 以下简写为芥×甘或甘×芥 的结实性、交配性以及不同甘蓝型油菜对交配性的影响等研究发现:芥、甘正反交形成的饱满种子数较少,其形成种子的能力弱,但是芥×甘与甘×芥杂交相比,芥×甘形成饱满种子的能力较强,受精能力以及杂种胚胎的发育能力也强,在授粉后的子房发育上二者无显著差异.所以,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建新资源时宜采用芥×甘杂交方式;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与芥菜型多室油菜正反交的结角率、受精指数、结籽指数和可交配指数均不相同,但可交配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因此,筛选可交配性强的甘蓝型基因型应着眼于可交配指数高的甘蓝型油菜亲本材料,根据本试验结果,芥菜型多室油菜与甘蓝型油菜93-221-1杂交形成的杂种胚具有较强的可发育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