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51条记录
青海省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放线菌研究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 CSCD

摘要: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青海省大棚和温室中辣椒健株、病株根际土壤和根表的微生物数量、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放线菌的分布 .结果表明 :①青海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放线菌次之 ,真菌最少 ,三者数量之比为 10 5 10 2 1(根际 )或 10 4 1 1(根表 ) ;②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速效N、P、K含量密切相关 ,速效养分含量高的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大 .辣椒病株根际土壤和根表细菌、放线菌及真菌三大类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健株 .③保护地辣椒根际土壤和根表放线菌组成较复杂 ,共分离到了 7个属的放线菌 ,但仍以链霉菌为主 ,其次为小单孢菌和马杜拉放线菌 .链霉菌可分为 10个类群 ,金色类群占优势 .健株根际土壤和根表放线菌组成较病株复杂 ,而链霉菌组成较病株简单 .④供试放线菌菌株中 9.0 %对G+ 细菌有拮抗活性 ,6 .7%对真菌有拮抗活性 ,对G-细菌均无拮抗作用 .健株根际土壤拮抗性放线放菌数量及其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均高于病株 ,健株根表拮抗性放线菌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亦高于病株 ,表明根际土壤中拮抗性放线菌的数量及根际和根表拮抗性放线菌占放线菌总数的比例是决定辣椒是否染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表 4参 11

关键词: 保护地 辣椒 辣椒疫霉 放线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省马铃薯品种演替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是青海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我省贫困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为3.085万hm~2,总产量为7.445亿kg,2001年达到5.918万hm~2,总产约13.3亿kg。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广,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是一种粮菜兼用,高产、稳产的抗灾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超高产栽培春小麦群体发育动态指标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青海柴达木盆地春小麦超高产 (13 5t/hm2 以上 )栽培技术资料的统计分析 ,探讨其群体发育动态指标。表 2 ,参 2。

关键词: 青海 超高产栽培 春小麦 群体 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品种青春114

作物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田遏蓝菜发生规律与化学防除

植物保护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明确,青海湟中地区遏蓝菜全生育期约为115d,出苗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种子发芽出苗最适土壤深度为1.0~3.0cm。花期约34d,果期约20d,单株结籽量平均69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8d萌发率为1.5%。遏蓝菜与油菜竞争危害表现在油菜全生育期,植株含氮、磷、钾量比油菜高2.3%~225.0%。遏蓝菜发生量与油菜籽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203.15-0.53x。采用3种除草剂及其混剂对遏蓝菜的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油菜籽增产显著。

关键词: 杂草防治 油菜 遏蓝菜 发生规律 化学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选育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采用优质早熟甘蓝型品种与特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门源小油菜进行甘白种间杂交的方法,创造出了一批优质特早熟甘蓝型遗传资源,用这些资源作为亲本转育出了3个优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1个恢复系,在这些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置的杂种中E144表现最突出,它不仅能在海拔2800~3000m的白菜型产区正常成熟,而且芥酸含量小于1%、硫甙含量小于30μmol/g,产量比白菜型油菜主栽品种青油241高30%以上。

关键词: 特早熟 双低 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美砷与抗寒剂混配喷雾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采用 Dn— 31 1近似饱和最优设计三因素五水平试验 ,研究了福美砷与抗寒剂分别以不同浓度混配及不同时期喷雾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 ,福美砷与抗寒剂混配后的喷雾时期是影响防效的主要因子 ,喷雾时期不同防病效果差异显著。 4月中旬及 1 1月中旬两个喷雾时期对提高防效至关重要。两因子交互效应防效≥ 80 %的最佳区域均分布在各因子编码值的 -2~ -1 .4 1 4及 1 .4 1 4~ 2之间。福美砷与抗寒剂混配使用的优化农艺措施为 :在青海省乐都地区 ,喷雾期应选在 4月中旬和 1 1月中旬 ;福美砷浓度用 5 0~ 75倍 ,抗寒剂浓度取 1 0 0~ 1 5 0倍为宜。

关键词: 福美砷 抗寒剂 苹果树腐烂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草场荒漠化及其控制技术

草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对高寒干旱区草场荒漠化特征和引发机理的总结 ,查明了荒漠化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巨变、不合理农垦、过牧及鼠害等。通过建立牧业生态户 ,对严重退化草场围封 ,进行人工补植优良牧草 ,灭除不可食毒、杂草 ,消灭鼠害 ,暖棚养畜 ;并将木本植物引入草场 ,设置灌木、半灌木绿篱 ,探求时空立体型牧场等多项试验措施。经 4年治理 ,提出一套以牧业生态户为单元 ,防止高寒草场荒漠化 ,解决青藏高原雪灾问题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和模式

关键词: 高寒草场 荒漠化 控制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美坤与抗寒剂混配喷雾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采用Dn-311近似饱和最优设计三因素五水平试验,研究了福美砷与抗寒剂分别以不同浓度混配及不同时期喷雾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福美砷与抗寒剂混配后的喷雾时期是影响防效的主要因子,喷雾时期不同防病效果差异显著.4月中旬及11月中旬两个喷雾时期对提高防效至关重要.两因子交互效应防效≥80%的最佳区域均分布在各因子编码值的-2~-1.414及1.414~2之间.福美砷与抗寒剂混配使用的优化农艺措施为:在青海省乐都地区,喷雾期应选在4月中旬和11月中旬;福美砷浓度用50-75倍,抗寒剂浓度取100-150倍为宜.

关键词: 福美坤 抗寒剂 混配 喷雾防治 苹果 腐烂病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黄土滑坡灾害概述(英文)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2 CSCD

摘要:中国的黄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63%,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滑坡灾害频繁发生,已成为黄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不同分类指标,把黄土地区滑坡概化为9种类型,并重点分析黄土地区滑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黄土地区滑坡的影响因子即滑坡机理。指出黄土地区的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震发育情况、降水密切相关;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情况、水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不同方面对黄土地区滑坡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黄土地区存在易发生滑坡的先天自然条件,而人类活动又加速了滑坡的发生。本文指出控制黄土地区滑坡灾害,寻找最佳防治对策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表1参14。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滑坡机理 自然灾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