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51条记录
1998年青海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马尔柯夫链预测

植物保护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青海省1978~1997年20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应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法对该省1998年小麦条锈病的可能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轻度发生年,发生危害面积小于当年小麦播种面积10%,与实际相符。对1984~1997年发生程度经可靠性检验,预测结果的历史拟合率为786%。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马尔柯夫链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共和盆地柽柳沙地造林技术研究

干旱区研究 1999 CSCD

摘要:通过多年柽柳沙地造林试验,选择多雨年份突击造林,对造林的成功具重要意义。柽柳栽植后立即平茬复壮,可提高成活率,沙丘背风坡是柽柳生长最好地地段( 缓坡) ,在≥250m m降水的共和盆地半干旱沙地均可栽植柽柳,若干年后形成柽柳群丛,控制流沙。

关键词: 共和盆地 柽柳 沙地造林 半干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其利用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了我国编入目录的16251份大麦种质资源,在形态特征、农艺性状(熟期、株高、千粒重)、抗病(大麦黄花叶病、赤霉病、黄矮病、条纹病)、抗逆(耐盐、耐旱、耐湿)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诸方面的鉴定评价结果,并与国外大麦资源进行比较。筛选出一批珍贵的优异资源并研究其利用情况。

关键词: 大麦;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利用

青海沙珠玉高寒区风沙土基本性状的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青海省沙珠玉高寒区的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和地带性土壤淡粟钙土等8个典型剖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区风沙土的基本性状,其砂粒含量和粘粒含量分别在80%以上和14%以下,有质机含量低于3.551g·kg-1,全氮、磷和钾含量分别低于0.225,0.917和18.236g·kg-1,阳离子交换量低于2.63mol·kg-1,全盐量和碳酸钙含量分别在0.507和63.07g·kg-1以下。随着风沙土由流动向固定方向发展,理化特性显著改善,肥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 风沙土,理化特性,青海省,沙珠玉高寒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沙珠玉高寒区风沙土的数值分类研究

中国沙漠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量调查、观测、试验、测试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沙珠玉地区风沙土的8个典型剖面进行了数值分类,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正确地区分了风沙土和当地地带性土壤栗钙土,划分出风沙土类石灰性风沙土亚类的三个土属,即流动石灰性风沙土、半固定石灰性风沙土和固定石灰性风沙土,与传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 青海,沙珠玉高寒区,风沙土,数值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选育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不育胞质三系杂种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青海春油菜生态区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的单、双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资源,绝大部分能正常生长适时成熟。这些品种资源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测交和连续回交,大部分半冬性品种的回交后代彻底不育,而春性品种的后代出现微粉。半冬性品种转育的不育系或恢复系与春性品种转育的恢复系或不育系配制的杂种优势明显。今后春油菜区波里马不育胞质三系杂种的选育,应用长江中游双低半冬性品种(系)转育的不育系与加拿大和欧洲的春性品种(系)转育的恢复系配制杂种。

关键词: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春油菜杂种,波里马不育胞质,保持系,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宝库林区冻土与水源涵养关系初探

干旱区研究 1998 CSCD

摘要:冻土在林区的水源涵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由于气温增高,降水减少,冻土面积出现缩退趋势。调查中发现,杜鹃灌木林地、苔踪和冻土三者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任何一方的衰败,都会危及到另两方面,杜鹃灌木林尤其关键。控制杜鹃林的利用强度,有利于冻土区的保护,从而可提高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

关键词: 冻土 水源涵养 杜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旱区新修梯田土壤培肥途径及其效益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青海省山旱区新修梯田理化特性,选择作物种类和施肥水平为因素,采用裂区设计组分出9种培肥方式。通过产量分析、土壤养分亏盈状况和经济效益评价,筛选出适宜山旱地新修梯田的培肥途径,新修梯田应采用油菜复种绿肥——春小麦为轮作方式,施肥水平以纯氮90kg/hm2~120kg/hm2,纯P2O575kg/hm2~90kg/hm2,优质农家肥30m3/hm2~45m3/hm2。

关键词: 土壤培肥,山旱区,新修梯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高寒区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

中国沙漠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海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严重地区之一。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使土地荒漠化加剧,对人民生产生活、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4次全省荒漠化土地的普查资料,以及对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3个主要荒漠化土地分布区的研究,认为青海高寒区的荒漠化土地年平均扩大13.4万hm2,年增速率为2.2%,已成为青海非常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对荒漠化防治途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寒区,荒漠化,防治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钾区旱作农田施钾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钾素含量的旱作土壤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施用钾肥对玉米吸钾量、吸氮量、株高、植株干重、叶片内渗透物质的累积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含量高低对玉米的生长有强烈的影响,但施用钾肥后明显地促进了玉米地上部分的生长,改善了玉米氮钾营养状况和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能。

关键词: 钾肥,富钾区,玉米,旱作农田,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