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克星水田杂草防除试验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摘要: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试验基地老稻田上,进行草克星多种杂草除草效果、水稻安全性、水稻产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克星对扁秆藨草、藨草防效极佳,整体防效接近100%;对泽泻早期实生苗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野慈姑、雨久花幼苗防效偏低.草克星与丁草胺、阿罗津、苯噻酰草胺混用对稻田杂草防除有增效作用,对残存稗草有较好的灭杀作用,稗草与阔叶杂草防效均好,对水稻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中国马铃薯 》 2012
摘要: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本研究选择了8种药剂,在马铃薯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进行晚疫病防治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对地上垄体栽培模式下马铃薯晚疫病具有防治和保产的效果。其中,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前期喷施的保护性杀菌剂种中,60%百泰的防治和保产效果最好,防效达79%以上,增产43.54%;其次是银法利,防效达70%以上,增产42.55%。在发病中期喷施的治疗性杀菌剂中,防效和保产效果最好的药剂为50%安克,防效达73%以上,增产36.7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亚麻SSR标记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以亚麻为试验材料,提取亚麻基因组DNA,选择多态性SSR标记,并将标记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最后硝酸银染色,建立了一套有效、方便的应用于亚麻SSR标记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种质对菌核病的耐病资源筛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耐菌核病育种中亲本的耐病性,对黑龙江省346份种质资源进行大豆菌核病耐病性鉴定。研究采用茎干割裂法和离体叶菌丝接种法两种鉴定方法对大豆种质进行菌核病耐病性综合鉴定,茎干割裂法鉴定大豆种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的死亡率,离体叶菌丝接种法鉴定大豆种质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病害的扩展速度,综合2个鉴定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大豆种质对菌核病的耐病性。采用茎干割裂法共鉴定出31份耐病材料,然后采用离体叶菌丝接种法对茎干割裂法鉴定出的31份耐病材料进行发病级别鉴定,共鉴定出1级发病材料9份,2级发病材料13份和3级发病材料5份。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共鉴定出2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和1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水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水稻发展现状,总结了该地区水稻发展存在的适宜品种少、缺乏水稻相关配套栽培技术、低温冷害频发、"旱改水"第一年投入生产成本过高、旱田除草剂残留药害、灌溉工程配套程度低、水利工程性建设缓慢,以及水稻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促进高寒区水稻生产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包括加大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水稻品种审定力度、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带、加大抵御低温冷害研究、制定相关惠农政策、应对除草剂药害残留的影响以及针对黑龙江省北部独特气候特点采取配套栽培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应激对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HSP90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热休克蛋白90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在细胞冷应激反应过程中的时空表达特性。以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4、15、25和32℃不同强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内HSP90mRNA转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过程中,HSP90mRNA转录量在各温度均未见显著增加(P>0.05);在冷应激的复温培养过程中,HSP90mRNA转录量在4和15℃处理4h后复温培养8h内显著增加(P<0.05),峰值出现在6h,在25和32℃处理4h后复温培养8h内均未见显著增加;细胞在4和15℃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4h,HSP90mRNA转录量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25和32℃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未能显著诱导HSP90mRNA的转录。结果提示,冷应激诱导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内HSP90mRNA转录量的增加,不是发生在低温处理的应激阶段,而是发生在复温后的细胞应激阶段,温和冷应激(25~32℃)未能诱导复温后HSP9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强度冷应激(4~15℃)诱导复温后HSP9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且与冷应激的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冷应激 HSP90 荧光定量PCR 东北野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裂颖形成原因分析及对稻谷影响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为寒地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以黑龙江省种植的主栽水稻品种、水稻育种中的亲本及创新资源200份为供试材料,研究寒地水稻裂颖性状对种子发芽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裂颖开裂程度的增加,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易受病菌侵染发生发芽苗畸形。对稻谷的出米率也有较大影响,随着裂颖率增加糙米率、精米率都随之降低。裂颖率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不同施肥及剪叶去花处理,裂颖率变化幅度不大,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身遗传成分起主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