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河地区鸭跖草生物学特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通过田间观察和对鸭跖草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初步明确鸭跖草的生物学特性,在黑河地区鸭跖草5月中旬开始萌发,5月下旬鸭跖草进入出苗盛期。鸭跖草最适萌发温度为15℃;最适发芽土壤含水量40%;最适发芽深度5~10cm。

关键词: 鸭跖草 温度 含水量 播种深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性状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了解大豆品种抗旱机制,筛选抗旱材料,以合丰42和合丰47为例,研究干旱对大豆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严重影响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叶面积的大小等大豆叶片性状,进而影响大豆光合作用,导致大豆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从而产量降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机理分析,对大豆抗旱机制有更全面的了解。说明不同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对抗旱性及后期产量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与抗旱性有关的农艺性状对大豆抗旱性起着重要作用,对于筛选大豆抗旱性材料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豆 叶片 干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关于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问题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粮食安全是世界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永恒的主题。而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文章从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粮食总产首破千亿斤、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优势产业不断发育壮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等六方面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支撑力不够、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是限制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农业大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力度、在黑龙江设立国家现代农业试验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现代化大农业 粮食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生物防治研究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豆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体系中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尖镰孢菌(F.oxysporum)和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为研究对象,测试分离于大豆和小麦根部及根际土壤的生防菌对2种病原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拮抗试验中所测试的生防菌对2种镰孢菌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生防菌HJ-ZT1、HJ-MM7、HJ-ZT2、CH-Tr14、HJ-MM8和CH-Tr18的抑菌率显著高于CH-Tr51、HJ-MM35、HJ-MM9和ACM941。温室条件下生防菌处理对尖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2种病原菌的防效及对大豆的促生作用均存在差异,CH-Tr12、ACM941、SB24+HJ-MM7和化学药剂对尖镰孢菌防效效果较好,并很大程度促进植株生长;生防菌CH-Tr14、HJ-MM7和CH-Tr12对禾谷镰孢菌防治效果较好。田间试验中,生防菌处理ACM941+HJ-MM7使大豆增产10%,CH-Tr14增产9%,CH-Tr12增产8%,与化学对照增产6%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尖孢镰孢菌 禾谷镰孢菌 木霉菌 大豆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北方经贸 2011

摘要:黑龙江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工业振兴对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把大力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摆在突出位置,从适应性调整转到战略性调整上来,从局部调整转到全面调整上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把调整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 专业基地 区域经济 发展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标图法分析大豆多点试验中品系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大豆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08~2009年黑龙江省5个试验地点的9个大豆品系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嫩00-2111属于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平均产量2 508.1 kg·km-2;庆农05-1071和庆农05-1028在大庆试点表现较好,其产量分别是3 513.8和3 434.8 kg·km-2,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在5个试点中,杜蒙试点最好,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较强的鉴别力。

关键词: GGE双标图 大豆 产量稳定性 试点代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效益调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通过调查了解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概况、生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种植成本及价格趋势,并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包括:提高玉米单产、推广农业机械化、改善玉米生产条件、规范整顿农资市场、调整种植模式和改进玉米品质等。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玉米 成本 效益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唾液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进化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猪的唾液酸合成酶基因(SAS)的生物学功能,研究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民猪唾液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CDS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构建分子进化树;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该基因在大肠、腿肌、肺、脂肪、心、脾和肝脏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猪的唾液酸合成酶基因全长1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是一种跨膜蛋白。该蛋白存在1个似抗冻蛋白域标记,同时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与物种进化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该基因在肺和脾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脂肪在大肠、肌肉、心和肝中表达水平较低。

关键词: 唾液酸合成酶 表达 分子进化树 民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抑制性土壤真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稀释分离法,从抑制性土壤中分离获得真菌菌株,研究不同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获得的100株真菌中有5个菌株对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孵化和二龄幼虫(J2)具有抑制活性,分别是Dq012、Dq059、Dq003、Dq030和Dq101。经Dq012发酵液处理后,大豆胞囊线虫J2的校正死亡率达到80.84%,经其他4株真菌处理后校正死亡率均在70%左右。Dq012发酵液对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达到87.69%,Dq003和Dq030发酵液对胞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也在80%以上。用5个菌株的发酵液包衣处理大豆种子,能够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繁殖,其中菌株Dq059的抑制作用最强,Dq012次之,Dq030的抑制作用最弱,抑制率分别为83.05%、80.58%和41.52%。综上所述,菌株Dq012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活性最高,其他4株效果接近,但Dq030对胞囊形成的抑制效果一般。

关键词: 抑制性土壤 生防真菌 大豆胞囊线虫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Y-box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冷刺激对其表达方式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Y-box结合蛋白(YB1)是否参与哺乳动物的冷适应反应,本研究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的方法克隆测序了民猪YB1基因的序列,检测了该基因在大肠、腿肌、肺脏、脂肪、心脏、脾脏和肝脏组织的表达情况,比较了该基因在冷刺激13d后常温组((10±2)℃)和冷刺激组((-20±3)℃)个体的骨骼肌组织内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民猪的YB1基因完整的CDS区长975bp,编码325个氨基酸,具有1个高度保守的冷休克域,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不包含任何跨膜区域,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组织表达谱表明YB1基因在所检测的7种组织内均高水平表达。该基因在被冷刺激13d后,在腿肌内的表达水平出现显著下降(P<0.05)。冷刺激造成了YB1基因转录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民猪 Y-box结合蛋白 表达 冷刺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