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Glu-A1和Glu-D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同缺失对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缺失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以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材料2GS0414-10作供体亲本,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和扬麦18作轮回亲本进行回交,构建不同遗传背景的BC1F3和BC2F3群体,测定受体、供体亲本的品质,以及回交群体BC1F3和BC2F3中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纯合单株及两位点均正常表达纯合单株的品质。结果表明,供体2GS0414-10具有较低的SDS沉降值、较短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在BC1F3和BC2F3中,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共同缺失对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SDS沉降值和水溶剂保持力(SRC)。Glu-A1和Glu-D1位点HMW-GS双缺失在弱筋小麦品质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小麦 Glu-A1 Glu-D1 HMW-GS 双缺失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获得二倍体纯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种化学药剂二甲基亚砜(DMSO)、马来酰肼(MH)、聚乙二醇(PEG)、秋水仙碱(Col),采用4因素6水平的L6(64)D=0.299 0正交试验设计处理10份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材料。[结果]DMSO与Col处理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有显著效果;DMSO与PEG、MH与Col不存在交互作用;DMSO与MH、DMSO与Col、MH与PEG有交互作用,其中DMSO与Col、MH与PEG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而DMSO与MH之间存在的是负交互作用;38份孤雌生殖纯系与4份常规自交系进行AB式不完全双列杂交,结果各个组合达到极显著差异,A、B组亲本配合力及其双亲间的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结论]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获得二倍体纯系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MC4R)启动子克隆及其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猪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MC4R)的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首先通过PCR方法扩增MC4R基因5'上游启动区1234bp(-1264~-31bp)的片段,再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一区域内潜在的转录起始位点进行了预测,最后采用步移缺失获得了11段长度不等的启动子片段,并分别克隆到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表达质粒(pGL3-Basic)中。同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活性分析检测MC4R基因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片段在猪上皮型肾细胞(PK15)中瞬时转染后的活性。结果表明,猪MC4R5'端-682bp处存在1个潜在的转录起始位点(TSS),细胞检测结果显示-514~-486bp区域内存在控制MC4R基础转录活性的顺式调控元件,推测该序列内的热休克转录因子(HSF)结合位点可能对MC4R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功能行使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猪 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MC4R)基因 启动子 调控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龙粘2号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黑糯玉米是一种保健果、蔬玉米,其口感粘、甜、香、纯美,色泽艳丽精致,穗型独特,其营养品质更是上乘。研究表明:黑糯玉米籽粒富含水溶性色素以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蛋白、各种氨基酸、果胶、果糖等,Fe、Zn、Ca、Cu、Mn的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优良品种合丰50迅速大面积推广应用原因分析
《大豆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丰50是近年育成的高油、高产优良大豆品种,2010年推广面积就达到64.2万hm2,是黑龙江省第一大品种,推广4 a面积扩大了17.4倍。合丰50迅速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有:合丰50特点突出,品种优秀;栽培技术配套,大面积示范和高产创建;项目带动,提供示范与高产创建的资金支持;抓好种子繁育与供应体系,创新成果转化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诱导下民猪磷酸葡萄变位酶基因的表达变化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磷酸葡萄变位酶(PGM)是糖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为了研究其表达变化,研究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方法,对PGM在大肠、腿肌、肺脏、脂肪、心脏、脾脏和肝脏组织的表达水平以及冷诱导前后民猪骨骼肌内PGM mRNA的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7个组织中除大肠外其余组织PGM均高水平表达,而且冷诱导后PGM mRNA的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关键词: 磷酸葡萄变位酶(PGM) 民猪 冷诱导 Real-time PCR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加工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
《中国食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大豆消费量的持续上升,大豆食品加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大豆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大豆食品以其全面、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对大豆加工的科学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大豆蛋白、大豆油脂、大豆糖类和大豆功能性物质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大豆加工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大豆加工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TPST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酪氨酸硫化转移酶(Tyrosylrotein sulfotransferase,TPST)在酪氨酸硫化修饰过程中起调节作用。试验参照人、鼠、牛等动物的TPST1 mRNA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电子克隆结合RT-RCR的方法首次克隆获得包括完整CDS区的猪TPST1基因cDNA序列(HQ439987),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猪TPST1序列全长1 543 bp,包含1 11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70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质与牛(97.6%)、小鼠(96.8%)、大鼠(97%)、人(97.03%)等物种TPST1蛋白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蛋白质序列预测分析发现,猪TPST1氨基酸序列理论等电点(pI)为9.0,相对分子质量(MW)为42.13 ku。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