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早熟桃结果初期树冬季修剪技术

农村科技开发 1998

摘要:桃树栽植后,一般将3~6年生树龄期称为结果初期,这其间的生长与管理特点是,树冠逐渐由小到大,产量递增,在结果的同时进行树形的加大培养。此期也即树体进入盛果期的过渡阶段,整形修剪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冬季修剪技术运用得当,不仅能使树冠形成快、结构合理、产量高,而且还能防止树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巨峰葡萄着色和含糖量的影响

河北林果研究 1998

摘要:巨峰葡萄用色调波长560~580nm、透光率40%、38g原纸涂布蜡质药膜的果实袋进行套袋,对促进果实着色及提高含糖量均有显著效果。采前解袋可加速着色进程,对含糖量无显著影响。当采前10d左右袋内果穗已接近最佳商品色调时,应带袋采收,以减少果品污染

关键词: 巨峰葡萄;套袋;增糖;促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香草木樨等植物对黑绒金龟甲诱集作用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园点播种植白香草木樨早春诱集黑绒金龟甲等害虫、再集中药杀的技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本项研究对白香草木樨、几种作物和田间杂草对黑绒金龟甲的引诱作用进行了比较,并试图找到白香草木樨引诱黑绒金龟甲的化学物质基础。应用嗅觉计、触角电位、田间罩笼试验及室内行为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白香草木樨对黑绒金龟甲的引诱作用,分析测定表明了白香草木樨茎叶提取物主要成分香豆素对引诱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香草木樨对黑绒金龟甲的引诱作用大于玉米苗、小麦苗、大豆苗、马铃薯片、狗尾草、桃叶和杨叶;大豆苗、狗尾草喷上香豆素溶液后对黑绒金龟甲的诱集作用有所提高。黑绒金龟甲对白香草木樨、巴天酸模、藜及香豆素溶液的触角电位反应测定结果中以藜和白香草木樨引起的电位反应最大。

关键词: 黑绒金龟甲(SericaorientalisMotschulsky),白香草木樨(MelilotusalbaDesr.),嗅觉测定,触角电位,行为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间杂交与陆地棉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棉花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6个种间杂交种质系作母本,4个陆地棉常规品种作共同父本,按3×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两种类型的组合24个,分析了10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子、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大,其次是单株铃数,而其余产量性状的优势表现较弱。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亦较大。陆瑟海种质系×陆地棉的子、皮棉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综合性较突出,均达显著水平。配合力分析结果也表明,(陆瑟海种质系×陆地棉)组合间的变异主要受基因控制,多数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亲本GCA和组合SCA差异。

关键词: 陆地棉,种间杂交,种内杂交,杂种优势,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霉变条件及其为害研究

河北果树 1998

摘要:在中国梨木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的基础上,于1995~1997年又对其分泌物产生霉变条件及霉变后对梨叶的为害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梨木虱分泌物在候平均相对湿度65%以下时,不易产生黑霉;在65%以上、且高温多雨条件下,分泌物发生霉变,在附有分泌物的叶片、叶柄或新梢上产生黑色霉状物。梨木虱对梨树的为害分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直接由梨木虱刺吸树体汁液所造成的为害症状不很明显,由其分泌物产生霉变后对梨叶的为害症状明显,叶片出现褐色干枯斑,由小逐渐扩大,直至干枯脱落,在电镜下观察,由分泌物霉变后首先破坏表皮结构,使排列有序的胶质和蜡质被打乱,皮孔和气孔消失。由于没有表皮的保护,叶组织失水变干枯死亡,造成大量早期落叶。

关键词: 中国梨木虱;分泌物;霉变;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致病毒素的活性测定及其影响条件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菌90-2菌株系是从大田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上分离的对野败型(W)CMS专化致病的生理小种。研究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本试验测定了此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中培养对毒素产生的影响、毒素的热稳定性及pH值变化对毒素活性的影响等。离体叶片法测定毒素活性发现毒素使离体叶段褪绿和细胞坏死,珍汕97A褪绿程度大于珍汕97B,进一步测定了毒素对W珍汕97A、97B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和对W珍汕97A、97B呼吸作用的影响,初步测定了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用根冠细胞法测定了90-2菌株毒素对一套4种同核异质CMS材料的致病力,表明稻瘟病菌90-2菌株是CMS野败型的专化生理小种。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毒素,雄性不育细胞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梨园喷白灰防梨木虱产卵效果好

河北农业科技 1998

摘要:中国梨木虱(Psyua chinensis Yang et Li)属同翅目,木虱科。它主要危害各种梨树,以成、若虫集中在新梢、叶柄和叶背等处刺吸汁液,使受害叶片产生褐色枯斑,重者变黑脱落。 由于梨木虱若虫具有分泌粘液的特性,造成药剂难以接触虫体,对防治该虫造成一定难度。1997年春我们试用喷石灰液的方法来防治梨木虱越冬成虫产卵效果很好,提高防效10.6~12.1倍。 试验结果表明:梨园防治梨木虱以喷50倍石灰液效果最好,百芽着卵量为22~24.5粒;喷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海道9号苹果在冀北山地引种初报

河北林果研究 1998

摘要:为探讨北海道9号苹果在冀北山地推广的可能性,于1995~1997年进行了引种观察,积累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北海道9号苹果抗寒性较强,丰产性能好,果实着色好,品质优良,可在冀北平泉县中部及其以南的区域进一步进行生产示范。建园方式采用以国光/海棠作基砧,用高接换头方法较好。

关键词: 苹果;北海道9号;冀北山地;引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0-2菌株对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浸染专化性的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室内测定了90—2菌株对水稻野败型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致病性及90—2菌株毒素对两种水稻材料的毒害作用,结果表明 90—2菌株对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有显著的专化侵染作用。

关键词: 致病性 雄性不育 细胞质 专化侵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进前苏联陆地棉种质资源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鉴定研究

棉花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国内棉花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石家庄地区自然条件下,我们对引进前苏联的129份和国内的72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因子和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了系统的同步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材料同国内材料相比,生育期相差不大,引进材料具有株高较矮、果枝节位较低,铃重较高,纤维较整齐,强度高,细度好的特点,而且,在果枝数、叶枝数、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子指、纤维整齐度、纤维伸长率等性状的变异潜力和变化幅度均大于国内种质资源。通过系统同步鉴定,筛选出早熟、矮秆、高衣分、高子指、长纤维、高强度和细度好等不同特性的优异材料44份,改善了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缺乏的现状。

关键词: 引进,前苏联,陆地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