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贵州地方三眠蚕对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采用三眠蚕品种“202”同时与四眠蚕品种781、丰1等杂交,通过对其后代各项性状的表现及眠性遗传显隐性研究,检测贵州地方三眠蚕与普通四眠蚕的遗传显隐性表现,分析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的遗传强势性。结果,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202”对普通四眠蚕为显性遗传。研究为贵州实用三眠蚕品种的选育准备了基础材料,同时为贵州地方三眠蚕品种遗传改良,育成实用三眠蚕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

关键词: 家蚕 三眠蚕 遗传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大穗型糯玉米杂交种黔糯768的栽培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黔糯768在栽培上除要求隔离区种植和因地制宜,分期播种,实现周年供应外,其它栽培技术与普通玉米相同。根据糯玉米的生理特性和各地的种植经验,黔糯768大田生产宜选择交通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种植密度在2800~3000株/667m2。

关键词: 黔糯768 栽培技术 大穗型糯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无公害果蔗栽培技术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在果蔗无公害栽培试验中,选择水、土、气均无污染的植地,施用有机肥,对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生产出的产品经检测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种植业)中水果蔬菜类卫生标准要求。该试验与常规试验相比,果蔗出苗率平均提高5.3个百分点,分蘖率提高14.3个百分点,株高增高1.5~7.6 cm,茎径增加0.11~0.14 cm,平均单茎重增加0.11~0.25 kg/株,产量提高700~1 180 kg/667m2。

关键词: 果蔗 无公害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多个双低恢复系和双低品系与显性核不育株杂交、回交,结合室内品质分析,从中选择优良B株,再用套袋自交、扩繁增加群体选择及夏繁加代等方法选育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配合力强的隐性核不育恢复系2188 R。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恢复系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纯施沼肥试验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关键词: 沼肥 马铃薯 威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对固氮甘蔗品种RB_(72-454)的肥效响应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用RB72-454和F134(CK)2个甘蔗品种在坝地和坡地设置尿素施用量为每667m240 kg、20 kg、10 kg和不施尿素4种处理,经新植和宿根各1年试验,结果表明:3种施氮处理RB72-454产量构成因素比不施氮肥明显增加,但对施氮水平响应不敏感。20 kg/667m2尿素处理RB72-454的产量、含糖量、产糖量坝地达8 686 kg/667m2、15.72%和1159 kg/667m2,比F134分别增长50.1%、1.49%(绝对值)和65.6%;坡地达6 982 kg/667m2、15.53%和927 kg/667m2,比F134分别增长71.7%、1.06%(绝对值)和85.4%,增产增糖效果极显著。

关键词: 甘蔗 RB72-454 固氮 氮肥敏感性 肥效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用从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高不育株率材料中发现的异型不育株作母本,自育另一黄籽双低高不育株率材料2822B作父本杂交,其后代经多年测交、自交选育、鉴定和恢复系的筛选,已成功选育了稳定的双低三基因隐性核不育系、保持系和优良恢复系,从而实现了三系配套。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三基因隐性核不育 不育系 临保系 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系果蔗2号品比试验初报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摘要:通过果蔗2号新品系与黔糖3号、罗汉蔗的品种比较试验,进一步验证其在出苗率、分蘖率、株高等方面的农艺特性。

关键词: 果蔗2号 品比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塘四平头种质的遗传改良与利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优质、抗逆、高配合力和适应性广的新种质匮乏,已成为影响玉米商业育种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生产用种质的遗传脆弱性受到普遍关注,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成为作物育种研究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塘四平头种质对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贡献巨大,因此,玉米育种工作者系统了解、掌握和应用其遗传改良和利用的目标、原则与依据、材料与方法以及途径非常必要,对新世纪继续沿用原有典型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和创建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奠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塘四平头种质 遗传改良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