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贵州蔗糖业受贵州蔗区的客观因素及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发展起伏不定,对农户的种蔗积极性打击很大。要发展贵州蔗糖业,必须加强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良耕作制度,改善甘蔗生长条件,加大对农户的扶持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建设,提高对农户的服务质量,合理收购甘蔗。
关键词:
贵州
蔗糖业
制约因素
对策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2年的试验表明:夏秋反季节花椰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呈“S”型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移栽后的60 d生长相对缓慢,移栽后60~75 d干物质积累变化迅速,干物质日积累量达到6.9 g。氮磷钾的吸收规律表现为:氮的吸收最高峰出现在移栽后的第75 d左右,吸收强度达到176.2 mg/d;磷钾的吸收最高峰出现在移栽后的第75 d左右,吸收强度分别达到49.5 mg/d和195.3 mg/d。花椰菜对氮肥和钾肥的吸收都表现出较大的需求量,磷在移栽第75 d左右表现出较大的需求量。
关键词:
花椰菜
氮
磷
钾
营养特征
吸收规律
反季节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F134、黔糖4号、Badila(果蔗)3个品种脱毒种茎和非脱毒种茎生产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3个品种脱毒种的出苗率、分蘖率、月株高和月生长速都高于非脱毒种茎,株高、茎径、有效茎、节间长、田间锺度也比非脱毒种高。理论产量:F134脱毒种较非脱毒种高2 040kg/667m2,增产31.9%;黔糖4号脱毒种较非脱毒种高2178kg/667m2,增产36.2%, Badila(果蔗)脱毒种较非脱毒种高1108kg/667m2,增产20.8%,并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说明,甘蔗脱毒种较非脱毒种有较好的生产性能。
关键词:
甘蔗
脱毒种茎
生产性能
比较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在高等级公路实地施工,将边坡香根草种植施工分为5个阶段:(1)边坡的勘察设计阶段;(2)种植准备阶段;(3)香根草种植施工阶段;(4)完工验收阶段;(5)后期管理、评估总结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科学控制,探讨并提出适宜贵州山区公路边坡香根草种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和操作规程。
关键词:
公路边坡
香根草
种植技术规程
贵州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中国西部茶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陕西、甘肃、西藏等省(市、区),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茶叶发展迅速, 2004年西部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全国总面积的 1/3,茶叶产量约为全国总产量的30%,产值约为全国总产值的1/4,茶叶出口快速增长。 1 西部茶业发展优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绿色消费和绿茶消费热,
关键词:
中国西部
茶业
现状
可持续发展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症状、病菌特性、侵染机理、传播途径、品种退化、气候条件、人为感染、栽培管理,以及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关键词:
致病疫霉
马铃薯晚疫病
卵孢子
发病机理
预警系统
防治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近年来,贵州黔糖3号果蔗生产年年发生病害,严重感病蔗田已出现绝收现象。为探讨其防治技术,项目组对黔糖3号果蔗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菌鉴定,主要通过蔗田多处布点跟踪观察了解和感病植株病叶取样以常规植病研究法消毒后的病组织置于(PDA)培养、病原菌分离、镜检鉴定等综合分析,结果有6种病害,其中以虎斑病、褐条病、黄斑(点)病三种危害较重,并详细介绍了6种病害在植株上的田间表现症状、病原菌特征及发生特点,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五条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黔糖3号果蔗
病害
病原
鉴定
对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06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立地条件下香根草种植的研究表明,水田种植的香根草具有移栽成活率高、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快、根系较为发达、产苗量高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水田较旱地和荒地更适宜作为香根草的繁殖苗圃。
关键词:
香根草
不同立地条件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