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苇状羊茅和鸭茅的水土保持效果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为了解苇状羊茅和鸭茅两种地方牧草的水土保持性能,2003~2005年对退耕坡地种植的苇状羊茅和鸭茅进行了植被盖度、产草量、根系生物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理化性状的测定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草地盖度分别在播种90 d和120 d后均达到100%,鲜草产量高,径流量分别比对照减少32.7%和38.0%,土壤侵蚀量分别比对照降低80.00%和88.57%,根系数量多,集中分布于0~25 cm土层中,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特性,比较适宜在退耕坡地还草中利用。

关键词: 苇状羊茅 鸭茅 水土保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采用裂区设计对马铃薯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三都县春播马铃薯的适宜播期为12月下旬,施肥水平为牛栏圈肥1500.00kg/667m2,尿素21.67kg/667m2,过磷酸钙41.67kg/667m2,硫酸钾20.00kg/667m2,产量达1655.6kg/667m2。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优良草种苇状羊茅规范化栽培施肥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2003~2004年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用水平对苇状羊茅鲜草产量的影响,获得优化回归模型为y=3426.86+623.07x1+220.75x3;主效应分析表明,增施氮、钾肥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而增施磷肥的作用很小。经模拟寻优,获得年产鲜草4 864kg/667m2的施肥方案为每667m2施纯N 50kg、纯K2O 55kg。

关键词: 苇状羊茅 黔草2号 规范化栽培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黄壤持水性能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贵州中部采取0~100cm土层的黄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贵州中部低山丘陵区黄壤粘粒含量高,<0.01 mm颗粒含量806.23~686.2 g/kg,<0.001 mm粒径颗粒含量651.05~263.57 g/kg,粘粒含量高,犁底层透水性差,不利于降雨入渗。黄壤的持水量高,有效水的范围极窄;0~100 cm土层总库容5 515.3 m3/hm2,贮水库容4 094.1 m3/hm2,有效水库容仅9.69%,其比例较广州赤红壤、华北潮土和东北黑土低35.65,43.17和41.19个百分点;黄壤的通透库容小,不利于水分的上、下运行。

关键词: 贵州中部 黄壤 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旱坡地蔗区甘蔗新品种的适应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以F134为对照,对综合性状较好的10个甘蔗新品种(系)于2004~2005年在质地较差、降雨量少、干旱严重的旱坡地进行适应性比较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2年(新植和宿根)平均达4.07~5.24 t/667m2,比对照增产15.95%~44.44%,蔗糖分含量达14.55%~16.44%,糖分增加0.03~1.92个百分点。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有ROC22、RB72-454、闽糖86-2121、桂糖16、桂糖24,可在贵州旱坡地蔗区大面积推广;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甜城14、ROC26、云蔗89-07、云蔗89-157,可在旱坡地蔗区根据品种搭配需要选择推广;表现较差的是桂糖17,只能在水肥条件较好的蔗区推广。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系) 旱坡地 适应性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退耕坡地高羊茅种子生产及效益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2002~2005年在独山县退耕幼林地套种黔草1号高羊茅,进行种子生产及效益评价研究,对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3年种子产量分别为140.55 kg/hm2、679.80 kg/hm2和691.50 kg/hm2,秸秆产量为1 469 kg/hm2、2 250 kg/hm2和2 238 kg/hm2,青草产量为57 810 kg/hm2、52 220 kg/hm2和51 730 kg/hm2;套种高羊茅后,在进行牧草管理的同时对林木进行管理,既使牧草和种子双丰收,又促进了苗木的生长,收益明显提高,最高达到19 098.00元/hm2,是套种前4 750元/hm2的4倍。

关键词: 退耕还草 高羊茅 种子生产 效益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西北山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莴笋高产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主要性状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于2005~200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对油研11号主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和密度均会影响油研11号的产量、生育期、植株性状等;点播油研11号的最佳播期为9月下旬,密度为10000株/667m2,若因轮作茬口的不同,可以调节种植密度,以获得更高产量;在10月中、下旬播种时,则以15000株/667m2的密度最为适宜。

关键词: 油研11号 播期 密度 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比较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根据贵州茶叶加工业与国内外比较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制约发展的因素,以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生产潜力、良种和品牌为基础,浅析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在“十一五”期间,贵州茶叶栽培面积将稳定增长,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促进茶叶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深加工是茶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贵州茶叶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茶叶加工产业化。

关键词: 茶叶加工业 比较优势 发展趋势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的研究与利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利用的遗传机理及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的选育途径、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性核不育三系应用的优势、几个生产上主要应用的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性核不育三系品种介绍以及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性核不育三系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述,为油菜育种工作者对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研究的情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 核不育 三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