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学
》
2006
摘要:本文报道了黎平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146种,分属于75属,37科。其中担子菌135种,66属,33科;子囊菌11种,6属,4科。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同时,对植物群落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贵州
黎平
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生态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黔草1号高羊茅是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适于云贵高原、长江中上游及类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为保持本品种的优良种性,并为贵州省牧草种子标准化繁育和种子产业化示范储备技术,对黔草1号高羊茅良种繁育的技术来源和依托,繁育基地的选择、组织形式及管理措施,繁育的方法及栽培技术规程,种子的精选加工、储藏和种子质量检验作了详细论述,以构建本品种种子标准化繁育体系。
关键词:
黔草1号
高羊茅
种子繁育
标准化
体系建设
《四川草原
》
2006
摘要: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产草量、植株性状、生长速度、单位重量的干草产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每小区70g时,产量最高为3226.83kg/666.7m2。单株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单株分蘖数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茎叶比、风干率等性状随密度增加比值加大,拔节期前处理C4生长速度最快,为适宜播种量,可在生产中推广利用。
关键词:
播量
一年生黑麦草
生产性能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02~2005年黔两优58的高产示范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两优58单位面积肥有效穗(X1)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小。对单位面积有效穗(X1)、穗实粒数(X2)、结实率(X3)、千粒重(X4)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排序,得出单位面积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是影响黔两优58产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黔两优58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通径系数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2004年在贵州省龙里县水场乡对夏秋反季节豇豆豆荚螟田间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豆荚螟在花、荚上的盛发期为8月24日~9月18日,高峰期在8月29日~9月13日。药剂防治应从8月24日开始,5~7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关键词:
夏秋反季节
豇豆
豆荚螟
调查
防治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1999年以在黄籽双低常规品系5862R中发现的核不育株与常规品种广泛杂交,个别特殊组合分离后代进行系内和系间测交、自交,通过4年6代成功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纯合两型系118AB、临时保持系118C及其全不育系118CA。经遗传验证,该不育系为隐性核不育,且与117A、S45A不育基因不等位。除具备双低优质特性外,还具有恢复源广,易选配强优势组合;不育性彻底而稳定,不育率100%,使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变得更为简便易行,利于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和提高制种产量。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纯合两型系
临时保持系
杂合两型系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贵州高海拔地区氮磷钾配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三要素中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是钾,不施钾的处理减产811 kg/hm2,减幅22.0%;其次是氮,不施氮的处理减产486 kg/hm2,减幅13.2%;再次是磷,不施磷的处理减产405 kg/hm2,减幅11.0%。小麦施用钾肥可增产446~1095 kg/hm2,增幅为15.5%~38.1%,可增收806.00~1 854.50元/hm2,增产增收效果好。在贵州高海拔地区小麦适宜的施肥配比是:纯N 60 kg/hm2,P2O532 kg/hm2,K2O 122 kg/hm2。
关键词:
小麦
钾肥
平衡施肥
高海拔地区
贵州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分析了贵州草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贵州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加快贵州草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加快地方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加强牧草新品种选育力度对贵州草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贵州草业发展必须构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种子生产-生产示范推广”的技术服务体系,走地方优良草种产业化道路。
关键词:
草地建设
品种选育
草种产业化
技术体系
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