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论ICT对农业的改造和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阐述如何推进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为“三农”提供有效服务,如何推进应用ICT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探索了ICT服务于农业、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些对策,对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向日葵下胚轴体细胞胚发生的基因型效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向日葵不同基因型之间体细胞胚发生能力,采用来源于PAC-2和RHA-266的重组自交系(R ILs)、以及来源于LR35×C149和C149×C40杂交的2个F1杂交种、16个F3家系及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向日葵下胚轴体细胞胚发生率和每块胚数的基因型效应。结果表明,各基因型之间的胚发生率和每块胚数的差异均达0.1%极显著水平,胚发生率的变幅为0~93.77%,而每块胚数变幅在0~10.63之间;两个群体的杂种F1的胚发生率均显著地高于亲本平均值,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重组自交系和杂交F1的两个亲本的胚发生率和每块胚数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贵州野生牧草“金荞麦”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土壤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南方分布较广的野生金荞麦,作为中草药使用有悠久历史和较多的研究,但作为牧草资源人工栽培和研究报道极少。在调查贵州南部农民将其用于饲用和护坡的基础上,在贵州中部开展了引种栽培和肥料田间试验,研究金荞麦在栽培条件下,高产和高效需求的肥料配比,养分吸收,饲草的品质分析等。田间试验和其生长特点证明,金荞麦易繁殖移栽,抗劣性强,牧草品质较好,产量高,作为可供选择的栽培牧草品种,在南方适宜地区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夏播油研10号不同播期春化特性初探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对油研10号不同播期从出苗到第1株现蕾、出苗到全现蕾、第1株现蕾到全现蕾所经历的天数与日均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4月7日到5月27日播种均能现蕾,日均温越低,现蕾速度越快,现蕾所经历的时间越短,春化现蕾所历天数与日均温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同播期从第1株现蕾到第1株开花、现蕾期到初花期、第1株开花到全部开花所经历的天数与日均温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4月7日到5月27日播种均能正常开花,日均温越高,开花速度越快,开花所经历的时间越短,春化现蕾所历天数与日均温呈显著负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夏播油研10号从4月7日到5月27日播种均能正常现蕾开花,通过春化。


冬作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大西洋密度及肥料配比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对薯片专用型马铃薯大西洋在贵州低热河谷地区冬作的密度和肥料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对大西洋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密度6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产量最高,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1处理最低;种植密度与单株产量和商品率呈负相关,但不影响商品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高密度和较低施肥处理下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相同密度下,肥料投入与纯收入呈负相关。


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贵州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概述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的主要特点,综述了20多年来国内外对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及其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