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棚作物-水稻种植模式对稻谷产量和氮素面源污染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常规施肥的麦茬稻与不施肥的大棚作物茬稻的产量、田面水氮素含量的差异和不同施氮肥期对大棚作物茬水稻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水稻生育前期,常规施肥的麦茬稻田田面水总氮量为不施肥的大棚作物茬的6.02倍,水稻增产10.64%;前茬为大棚作物时,水稻全季不施基肥、仅在叶龄余数4或5时一次追肥(施氮量75 kg/hm2)可比不施肥增产23%以上,此氮素管理模式有使大棚作物茬水稻增产和降低氮素面源污染的正向作用。


结合内标的RT-PCR技术检测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是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草莓同其他无性繁殖植物一样,易感染病毒,从而造成草莓品种的种性退化。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
关键词: 草莓 草莓轻型黄边病病毒(SMYEV) RT-PCR


越光水稻有机栽培标准化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越光水稻有机栽培标准化技术,从基地选择与规划、种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海涂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米草具有耐盐、耐淹等优良特性;水稻籽粒饱满,产量高。本研究通过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试图选育耐盐高产的米草/水稻粮饲兼用作物新品种。2005~2006年,引种栽培了大米草1720株,水稻品种(组合)15种,进行了大米草与水稻杂交试验。结果表明:2005年,水稻培矮64S/04141(♀)与大米草(♂)杂交结籽149粒。2006年,F1代自交结种224穗,获自交种籽11842粒,千粒重18.39g;F1(♀)×大米草(♂)回交17穗,获BC1F1种籽24粒,回交结实率2.84%;水稻(♀)×大米草(♂)杂交6个品种(组合)23穗,获种籽63粒,杂交结实率4.2%。大米草与水稻杂交,其RAPD反应表明,杂交后代与水稻亲本相比,条带有明显差别,表明远缘杂交导致水稻发生了基因重组。2005年,引种栽培了互花米草560株,2006年进行了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水稻(♀)7个品种(组合)×互花米草(♂)杂交39穗,得杂交种籽115粒,杂交穗结籽率5.4%;F132、F134(♀)×互花米草(♂)杂交12穗,得杂交种籽18粒,杂交穗结籽率2%。2007年在启东协兴港海涂滩地米草稻田大米草/水稻F2在土壤含盐量7.83‰,pH8.20,灌溉水10.37‰情况下,千粒重达18g,结实率52.8%,单株种籽重19.97g;在如东羊场米草稻田大米草/水稻F2在土壤含盐量5.28‰,pH7.9情况下,千粒重达22g,结实率51.1%,单株种籽重19.1g。水稻×玉米×米草三元杂交种籽千粒重22.8g,结实率69.9%,单株种籽重41.4g;在农科所试验地大米草/水稻F2代千粒重22.4g,结实率58.2%,单株种籽重33.7g;水稻×玉米×米草三元杂交种籽千粒重25.2g,结实率82%,单株种籽重59.2g。


浅谈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服务“三农”的着力点——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通过实施种子种苗行动、着力提高良种覆盖率,实施技术攻关行动、着力破解技术难题,实施技术推广行动、着力提高科技到位率,实施科技服务行动、着力为农民办实事,实施科技产业化行动、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等五大科技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该所强农富民工程的实施;并且积极搭建调整学科研究方向、不断完善创新和服务体系、积极打造人才高地、努力改善发展条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等五大平台,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自身的发展和科技服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