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苏玉(糯)1号糯玉米与螺旋藻复合饮料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以苏玉(糯)1号糯玉米为主要原料,与螺旋藻调配制作复合保健饮料的工艺流程,制定了最佳配方及关键技术。此复合饮料具有丰富的天然营养成分和重要的保健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霉灵防治灰霉病的田间药效
《农药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5% 灰霉灵WP400 、500 和600 倍三种浓度处理的防效分别为67.70 % 、64.24% 和53 .90% ,均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40 .59 % )和菌核净(30.35 %) ,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灰霉灵稀释500 倍处理的防效与600 倍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而与400 倍处理的防效处于同一水平。灰霉灵的室内抑菌效果也较理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研究 》 1999 CSCD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水稻试区5个供试水稻品种的12个性状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行之有效,并具有实践意义,其评价结果与品种表现一致。其中“9优138”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优,生态适应性最广且高产、稳产,应大面积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五(2)代白背飞虱对粳稻的为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 作者于1996~1997 年在中、晚粳水稻品种武育粳 3 号和 So15 上,通过接虫笼罩法结合小区、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虫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五(2)代白背飞虱的增殖规律、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⒚结果表明,中、晚粳稻不同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白背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⒚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低密度区⒚五(2)代白背飞虱百丛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⒚因此,当五(2)代白背飞虱早发或中等以上发生时,必须用药防治⒚控制其危害,防治指标为 180~250 头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个草坪草品种在南京地区的引种试验
《草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冷季型、暖季型两科六届17个草坪草品种在耐旱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特性比较,明确了冷季型草坪草品种中的贝克、猎狗、圣那多和暖季型草坪草品种中的马蹄金、狗牙根、矮生百慕大及马尼拉在南京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几丁质酶的纯化及其在抗菌核病中的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叶片经油菜菌核病菌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或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后, 几丁质酶活性明显提高, 分别在处理后 1 d 和 2 d 达活性高峰, 比对照分别高5 倍和2 倍左右。被激发提高的几丁质酶表现为内切酶活性, 细胞间的几丁质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细胞内的酶比活力。菌核病菌侵染后的油菜叶片提取液经60% 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再通过再生几丁质柱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几丁质酶, 经 S D S P A G E 显示单一的谱带,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000。纯化的油菜叶片几丁质酶能降解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细胞壁,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可抑制菌丝生长。
关键词: 油菜;几丁质酶;壳聚糖;菌核病菌;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流域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分级标准及繁育体系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甘薯脱毒种薯培育规程:选择优良品种→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生产性能鉴定及高级脱毒甘薯的繁育→脱毒原原种繁育→脱毒原种繁育→生产用种。将脱毒种薯分为4级:高级脱毒薯(苗)→脱毒原原种薯(苗)→脱毒原种薯(苗)→一代生产种薯(苗)。繁育体系为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和生产者紧密结合,协同进行的新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