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2次回归正交旋转结合设计方法,研究马铃薯白引1号生产成本、纯收益、产投比与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试验提出两套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型,即产投比高于1.69,纯收入高于4000元/hm2,密度40312.5~42975kg/hm2,纯N45.045~52.5375kg/hm2,P2O5126.495~143.505kg/hm2,K2O147.015~160.99kg/hm2;产投比高于2,纯收入高于4500元/hm2,密度39697.5~43807.5kg/hm2,纯N42.323~51.57kg/hm2,P2O5124.695~145.305kg/hm2,K2O133.515~165.848kg/hm2。

关键词: 高产 高效 数学模型 施肥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Ⅳ.黔油14号制种父母本种植方式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黔油14号父母本种植方式的研究得出,母本采用宽窄行移栽,父本以2 m的窝距插栽于母本宽行中的制种栽培方式,父本单株蕾花总数最多,母本单株有效角果最高,有效角率和每角粒数较高,制种产量最高,且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最小,稳定性好,制种产量较为安全。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种植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精炭疽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

植物保护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等特点,黄精炭疽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的Colletotrichum circinans(Berk.)Vogl.。供试的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64%口恶霜.锰锌WP、75%代森锰锌WP浓度为800μg/mL以上时抑菌率达100%;90%三乙膦酸铝WP浓度为1 125μg/mL时的抑菌率为96.3%,15%三唑酮WP浓度为188μg/mL时抑菌率为85.2%,69%烯酰吗啉WP浓度为1 380μg/mL时抑菌率为51.9%,863μg/mL时抑菌率仅35.2%。

关键词: 黄精炭疽病 病原鉴定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黑糯米种质资源性状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以入编《中国稻种资源目录》的81份贵州地方黑糯米资源为材料,分别对其区域分布、类型、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和抗病、耐逆特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贵州黑糯米种质资源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黔南、黔东南两个地区,占样品总量的82.8%;其类型丰富,性状变异较大,其中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在水稻种质创新和特种米选育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关键词: 黑糯米 种质资源 性状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中地区稻瘟病化学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对5种不同药剂进行了室内孢子萌发、雨水冲刷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药剂中20%三环唑·异稻瘟净WP和30%稻瘟灵乳油对防治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效果,其对稻瘟病的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孢子萌发率仅为 0.33%~1%;耐雨水冲刷时间为1 h,田间防治效果可达98%左右,能较好地防治水稻穗颈瘟的发生。

关键词: 稻瘟病 药效试验 药剂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氮肥、磷肥和钾肥3个单因子试验对杂交油菜黔油17号的高产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综合3个单因子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磷量对黔油17号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不同施钾量对黔油17号的产量影响不显著。(2)在缺磷、钾的土壤中增施适当的磷、钾肥能够提高油菜籽产量。(3)施纯N、P2O5、K2O分别为9.2 kg/667 m2、5.6 kg/667 m2、6 kg/667 m2时,黔油17号可达到200 kg/667 m2以上的产量。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黔油17号 氮肥 磷肥 钾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农业科学》1988~2005年载文作者群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关键词: 贵州农业科学 作者群 载文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油菜新品种的初探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DTOPSIS法的原理和方法,以2003~2004年度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B组)汇总资料为例,探讨了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油菜新品种(组合)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并对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油菜新品种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DTOPSIS法 综合评价 油菜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坡改梯经济植物篱技术的示范效果

耕作与栽培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施用Mg·N·P_2O_5·K_2O肥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Mg、N、P2O5、K2O施用量与马铃薯生产成本、纯收入及产投比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生产成本、纯收入及产投比与Mg、N、P2O5、K2O施用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了计算机模拟试验,提出了2套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型:纯收入高于9 000元/hm2,产投比高于2.21时的施肥量为Mg肥(MgSO2)15.697 5~18.742 5kg/hm2,N肥(纯N)35.100 0~45.137 5 kg/hm2,磷肥(P2O5)97.47~155.52 kg/hm2,K肥(K2O)125.685~149.445 kg/hm2。纯收入高于10 000元/hm2,产投比高于3.0施肥量为Mg肥(MgSO2)16.485~27.765 kg/hm2,N肥(纯N)9.552 5~44.697 5 kg/hm2,磷肥(P2O5)63.585~129.915kg/hm2,K肥(K2O)为102.802 5~173.947 5 kg/hm2。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 数学模型 马铃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