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理论和实践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介绍以及对3个国家的行动研究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了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社区自然资源管理 参与 行动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密度与追肥对黔糯768夏播产量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06

摘要:通过糯玉米杂交种黔糯768不同密度和追肥夏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追肥其产量结果是不同的,在密度为2800株/667m2和追肥为30kg/667m2时,其产量最高。这一结论为黔糯768夏播生产进行合理密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黔糯768 夏播 密度 追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选育研究 Ⅱ.母本SAB-3的配合力分析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测定了隐性核不育两型系SAB-3的配合力,结果表明:SAB-3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荚果、荚实粒数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强,易配强优势组合;已育成黔油12号、黔油18号和通过省级区域试验的组合黔杂RX 003。

关键词: 油菜 黔油12号 母本 配合力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的EMS诱变研究

中国马铃薯 2006

摘要:用1%的EMS溶液处理“中薯2号”试管苗茎段材料,通过对诱变材料再生过程的观察、再生苗试管培养观察及棚栽阶段的生理指标统计分析,研究了EMS对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化学诱变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EMS能够有效渗入生长点细胞;经EMS处理后试管苗生长量显著小于对照,再生植株和组织器官发生变异;试验证实1%(v∶v)浓度EMS处理4h以上具有明显的诱变效应,可以应用于今后马铃薯诱变育种。

关键词: 马铃薯 茎段 EMS 诱变

草莓高架设施栽培中低成本栽培基质的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采用3种不同栽培基质进行草莓的高架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种植的草莓在生长发育程度、果实品质和产量与习惯栽培基质接近;在保证草莓正常生育需水的情况下,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所需灌溉用水少,比习惯栽培基质节约灌溉水13.7%~22.5%;且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比习惯栽培基质节约成本32.74%、33.98%,低成本栽培基质Ⅰ、Ⅱ完全可以替代习惯栽培基质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草莓 高架设施栽培 习惯栽培基质 低成本栽培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国际国内植物篱技术发展的回顾,认为通过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供推广应用的坡耕地治理技术。植物篱技术的优点在于能有效的控制坡地的水土流失,增加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收益,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在逐步形成梯地的过程中,投资较省、地力得到提高。但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因受地域条件差异的影响和农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成篱作物较难选择,形成的植物篱容易破坏。我们采用农民参与选择成篱作物的方法,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农民能选择出风险小、经济效益较高,适合当地条件的,受群众欢迎的新型植物篱模式,能促进植物篱技术发展,明显地提高了植物篱技术推广的成功率。

关键词: 植物篱 农民参与 贵州 水土流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对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的7个品质指标中,不同收获时期处理间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米粒长宽比均无显著差异。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均以黄熟期最高。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稻米品质 收获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敏感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2001~2004年测定了源于贵州省25个县(市)的16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各菌株对三环唑的敏感性呈连续性分布,EC50最大为128.14μg/mL,最小为21.93μg/mL,相差倍数为5.7063倍。各地区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有一定差异,六盘水地区、遵义地区、黔南地区菌株的敏感性相对较差,平均敏感性EC50分别为79.61、75.80和75.72μg/mL。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三环唑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效应研究

垦殖与稻作 2006

摘要:用改进的叶浸提法和田间共生鉴定法,比较分析了从124份不同来源水稻种质中初步筛选的27份化感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叶浸提液对莴苣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稗草;对稗草和莴苣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苗高和发芽势;叶浸提液法与田间共生法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叶浸提液对稗草发芽势的抑制指数与田间共生对稗草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稗草种子发芽势可作为测试水稻种质化感效应的重要指标。田间水稻苗高与叶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和田间共生对稗草苗高和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稻苗高较高的种质较苗矮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效应。珍珠42、沙粘1、六月早、青团2号、红脚粘2和地谷的化感效应突出,对稗草的平均综合抑制指数分别为0.56、0.47、0.45、0.45、0.41和0.39,可作为强化感种质提供应用。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化感效应 稗草 莴苣

甘蓝型油菜紫红叶标记性状的遗传及利用探讨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遗传分析得出:紫红叶色甘蓝型油菜的紫红叶性状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紫红叶色对绿色呈显性。利用紫红叶色标记性状材料作父本,绿叶核不育系作母本进行隔离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制种中必须拔除不育系中的可育株。同时进行了紫红叶标记材料利用方法探讨。

关键词: 紫红叶标记 遗传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