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库尔勒香梨粗皮果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中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差异,分析库尔勒香梨粗皮病与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关系。【方法】以库尔勒地区15 a生的香梨树为材料,分别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UHPLC-MRM-MS/MS)技术检测库尔勒香梨正常果和粗皮果果实中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分析。【结果】库尔勒香梨不同类型果实中共检测出14种矿质元素和23种氨基酸,其中10种矿物质元素和19种氨基酸在不同类型果实中差异性积累。10个差异矿物质元素里除了硼(B)和硅(Si),其余8个元素(钠(Na)、镁(Mg)、磷(P)、钾(k)、钙(Ca)、锰(Mn)、铜(Cu))在正常果中含量明显高于粗皮果,矿物质在不同类型果实中的差异倍数为0.70~3.17倍。而19种差异氨基酸在香梨粗皮果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实,氨基酸在不同类型果实的差异倍数为1.11~6.61倍。在不同类型果实矿质元素中提取2个主成分,其中主成分1(PC1)中Ca、K、Na等元素的分数较高,主成分2(PC2)中Se、Cu、B等元素的分数较高,PC1和PC2中综合得分较高的元素为钙Ca、Mn、K等元素;针对不同类型果实种23种氨基酸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2个主成分,其中PC1中4-羟脯氨酸(4-Hyp)、鸟氨酸(Orn)、组氨酸(His)等的分数较高,PC2中丝氨酸(Ser)、谷氨酸(Glu)、3-甲基-组氨酸(3-MeHis)等得分数较高,在PC1和PC2中苏氨酸(Thr)、丙氨酸(Ala)、4-Hyp等氨基酸的综合得分较高。【结论】库尔勒香梨不同类型果实中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矿物质元素中的Ca、Mn、K和氨基酸中的Thr、Ala、4-Hyp综合的分数较高,其含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两种果实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粗皮果 矿物质元素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干旱区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新疆典型干旱区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及差异,为病害防治、品种选育和筛选功能微生物菌株提供参考。利用ITS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进行测序,并比较其群落组成和功能特性。研究表明,苹果树叶片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资源,共检测到真菌序列566453条,鉴定到5个门、15个纲、30个目、42个科及43个属。不同品种间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野苹果叶片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均较高。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真菌菌群为子囊菌门(85.22%~98.68%),不同品种间差异不大。在纲和属上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子囊菌门中的锤舌菌纲和座囊菌纲为优势纲,相对丰度分别在17.48%~69.69%和28.21%~67.59%之间;可归类的优势真菌属包括小粉孢属(17.47%~69.68%)、链格孢属(13.36%~39.35%)、枝孢霉属(2.94%~8.80%)和隐球菌属(0.20%~2.36%)。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真菌共有属的OTU数有42个,占各样品相对丰度的99%以上,而独有属的丰度各品种均低于1%。由于长期适应干旱区环境,在属水平上可归类的内生真菌多表现出耐盐碱、抗旱等抗逆特性,也具有一定抗病促生、促产活性代谢产物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叶片内生真菌种类和丰度的差异与苹果树品种关系密切。功能分析显示,不同品种间内生真菌功能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病理营养型(17.49%~69.70%)和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14.62%~45.60%)等营养功能类群上。这些研究可为定向研发针对不同苹果品种抑制病害的叶面肥,以及筛选病原菌含量较低、抗病性较好的苹果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内生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FUNGuild 新疆


南疆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及对策-以新疆喀什地区A县典型村为例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3
摘要:为了提出培育壮大南疆地区乡村产业的对策,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南疆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突破,以新疆喀什地区A县典型村为例,分析南疆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制约南疆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存在偏差行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质量和水平不高及整合现有要素促进产业增效的措施不够,建议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体系、建立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矫正机制、加快乡村产业发展主体的培育和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要素等四个方面优化南疆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和措施.


核桃叶片氮元素含量的光谱预测模型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325~1 075 nm范围内核桃叶片光谱与叶片氮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核桃叶片光谱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核桃叶片氮元素含量的预测模型,为实现核桃生产中的快速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滤波和小波去噪的组合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筛选出了特征波段;采用特征波段建立核桃叶片氮元素含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建立的组合预处理方法对核桃叶片光谱去噪效果较好;采用特征波段建立的核桃叶片氮元素含量的预测模型,模型的验证集决定系数R~2达到了0.875,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了0.697 3 mg/g。【结论】与全光谱数据相比,筛选出的特征波段降低了冗余数据和噪声的影响,提取出了有效成分相关的光谱信息,提高了建模质量。


种子活力对小麦收获时期及穗部位的响应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种子活力对小麦收获时期及穗部位的响应.[方法]选用新春37号为材料,分别于花后15(A15)、20(A20)、25(A25)、30(A30)、35(A35)、40(A40)和 45 d(A45)收获,并将穗部位均分为基部(L)、中部(M1、M2)、上部(U1、U2和U3)共6个水平,测定春小麦种子物理性状、活力指标、幼苗及根系性状等指标.[结果](1)随着收获期的延迟,种子的宽度、面积、千粒重和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种子的长度,苗高、苗干鲜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以及活力指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A40(A35)>A45>A30>A25>A20>A15.(2)花后35~40 d收获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在90%以上,不同穗部位种子活力指数表现为穗中部(M1、M2)>穗基部(L)>穗上部(U1、U2和U3).[结论]基部种子活力与根平均直径、穗中部种子活力与千粒重、穗上部种子活力与比重相关性均较高,3个穗部位的种子活力是选择种子综合活力的重要指标.


饲料氮素水平对亚洲玉米螟食物利用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含量的人工饲料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食物利用及营养指标的具体影响,以期揭示玉米螟种群激增的内在氮素营养驱动机制。【方法】实验室条件下,设置N1(3.94%)、N2(7.33%)、N3(10.69%)、N4(18.84%)和N5(30.31%)5个氮素含量的人工饲料饲喂亚洲玉米螟3龄、4龄和5龄幼虫,比较分析幼虫的食物利用和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取食中氮N3(10.69%)饲料时,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6.28%±0.89%和41.05%±4.07%,显著大于N4和N5两个高氮处理组,且低氮处理组N2的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最低,分别为3.32%±0.57%和2.36%±0.69%。4龄幼虫取食高氮N5处理组饲料的食物利用率最高,为22.13%±1.51%;5龄幼虫取食高氮N5和N4后的食物利用率和近似消化率最大,分别为24.29%±7.01%和40.93%±2.94%,而食物转化率和相对增长率均随氮素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P>0.05);氮利用率方面,3龄、4龄和5龄幼虫均随着食物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大,且取食N5高氮处理组的幼虫对氮利用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2.33%、86.09%和90.91%。【结论】饲料中不同氮素含量对亚洲玉米螟幼虫食物利用及自身营养指标的影响显著,随食物氮素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4龄和5龄幼虫的食物利用率、相对取食率和氮利用率。


辣椒核雄性不育系pby-1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辣椒(Capsicum annuum L.)雄性不育系的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的特征,为研究羊角椒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羊角椒核雄性不育系pby-1和保持系PBY-1为材料,观察花蕾7个时期的发育情况及盛花期的花器官,测定盛花期花粉的生活力及减数分裂、四分体及单核3个时期花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分析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比较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及脱落酸(ABA)含量差异及不同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结果】与野生型PBY-1相比,不育系只有花器官结构与其不同,花药干瘪,花粉无生活力。在羊角椒花蕾发育的3个时期,不育系与可育系之间在保护酶活性与内源激素含量上存在差异,其中,不育系SOD活性始终显著低于保持系,而CAT活性始终显著高于保持系,POD活性在减数分裂期和四分体时期显著低于保持系,MDA含量只有在单核时期显著高于保持系;四分体及单核时期GA3含量、IAA含量高于保持系,ZR含量始终高于保持系,减数分裂期JA含量明显低于保持系,四分体时期IAA含量明显高于保持系;不育系和保持系IAA/ABA、IAA/GA3、IAA/JA、IAA/ZR、ABA/GA3、ABA/ZR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且IAA/ABA的比值高于其他内源激素含量的比值。【结论】不育系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异常以及激素比值的变化可能影响了减数分裂、四分体及单核3个时期的花药内源物质和花粉活力,导致羊角椒不育系花药中花粉发育受阻、形成败育。


融合无人机光谱信息与纹理特征的棉花叶面积指数估测
《农业机械学报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田尺度下作物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的精准监测,对于研究群体结构对产量和管理措施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普遍采用无人机光谱特征反演作物的LAI指数,作为长势和冠层结构诊断的重要依据,其估测精度的准确性是否可以提高仍有待研究。作物表面特征,如灰度和颜色,在不同生育阶段会发生变化。为此,本研究考虑到LAI的影响因素,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和氮素水平营造差异化的冠层结构,利用搭载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获取主要生育时期棉花的冠层图像得到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s, VIs),基于二阶概率统计滤波(Co-occurrence measures)方法获取均值(MEA)、方差(VAR)、协同性(HOM)、对比度(CON)、相异性(DIS)、信息熵(ENT)、二阶矩(SEM)和相关性(COR)等8个纹理特征值(Texture features, TFs)。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偏最小二乘法(PLSR)、深度神经网络(DNN)分别建立基于光谱特征、纹理特征以及二者结合的棉花LAI的估算模型,并比较差异。试验结果表明:VI(nir/green)、VI(nir/red)、GNDVI、OSAVI和均值与LAI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采用SVR建立的LAI估测精度最高(R~2=0.78,RMSE为0.22,RRMSE为0.10);在3种估算模型中,植被指数与纹理特征相结合的SVR模型,较VIs、TFs模型精度分别提高7.89%和32.26%。因此,融合无人机光谱信息和图像纹理的LAI估算模型为密植作物棉花冠层结构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行、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无人机 多光谱 纹理特征 机器学习


棉花根际溶磷菌WJP-7发酵培养基优化及防病增产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花根际溶磷菌WJP-7 发酵培养基优化及防病增产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筛选的高效溶磷菌株P.taiwanensis WJP-7 为出发菌株,在优化的假单胞菌发酵培养基上增殖培养.[结果]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 20 g/L,MgCl215 g/L,K2SO41.4 g/L.使活菌数达到 3.6×109CFU/mL.摇瓶增菌发酵最优培养基发酵验证试验结果最高活菌数为3.60×109CFU/mL.菌株WJP-7水剂处理对花期黄萎病防治效果为44.57%,絮期防治效果为50.53%.施用WJP-7 水剂对棉田土壤除全氮含量增加不显著,对其它养分和pH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菌剂增产率为 14.35%和 19.51%,[结论]优化了台湾假单胞菌WJP-7 摇瓶发酵培养基,菌株WJP-7 水剂处理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为50.53%,对棉田土壤除全氮含量不显著外,对其它养分和pH值均显著影响(P<0.05),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