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龙江省农作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作制现状可知:黑龙江省农作制体系中种植业是核心和重点,种植业发达,畜牧业发展快速,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产品主要以原料的形式转化为经济效益,产品附加值较低。为加快黑龙江省农作制向现代农作制度转变,应加速地方土地流转,建立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作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延伸;建立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作制。

关键词: 农作制 现状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养殖模式对商品鹅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当代畜牧 2011

摘要:对采用人工牧草配比精饲料的最新种草养鹅模式与传统放牧饲养模式和全精料饲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草养鹅新模式75日龄体重达到3.1kg/只,同比传统模式缩短20d。95日龄出栏体重达3.8kg。种草养鹅新模式,鹅的最后存活率和纯利润都为最高,与传统养殖方式比较,增加纯利润7.54元/只。而全精饲料饲养法虽然出栏前体重最大,但消耗精饲料量最多,耗料成本最高,达到23元/只,虽然比传统养殖法纯利润高出0.6元/只,但是比种草养鹅新模式纯利润少4.6元/只。

关键词: 人工种草 养鹅 精饲料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素对不同磷效基因型小麦产量性状影响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主栽的4个不同磷效基因型小麦品种为试材,通过不同梯度磷素处理,对各产量性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施磷量可显著提高中间类型和磷低效型小麦的株穗数和穗粒数,而磷高效型品种增加幅度较小。在千粒重方面,各品种内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其籽粒产量也逐渐增加。其中磷低效品种龙麦19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磷高效吸收型品种龙麦26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磷高效利用型品种龙麦30由低磷到中磷增产明显,而由中磷到高磷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产量方面磷低效基因型小麦对磷素的响应力最强。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磷素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初探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65cm、97.5cm和130cm的垄宽结合覆膜、育苗移栽以及覆膜+育苗移栽的栽培模式设计,通过各处理下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对比研究,寻求寒地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覆膜和育苗移栽均可延长玉米生长期,发挥晚熟品种增产潜力;育苗移栽130cm大垄通透种植比对照增产51.5%,且利于机械化种植,是寒地玉米高产的最佳种植模式。

关键词: 寒地 玉米 栽培模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木质素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株,从31份采集的朽木和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55株菌;将纯化获得的菌株接入到含愈创木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初筛,观察其颜色变化,根据菌落圈和变色圈直径的比值,筛选出9株可降解木质素的菌株;将这9株菌接入产酶培养基中进行液体静止培养并测定木质素酶活力,最终获得2株高产木质素酶的真菌菌株14-7和15-1.将这2株真菌培养7 d后,所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力分别为0.087、0.060、0.144和0.070、0.059、0.000U·mL-1.

关键词: 木质素 木质素酶 木质素降解菌 分离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梨小食心虫发生与防治

中国林副特产 2011

摘要:目前,在黑龙江省梨小食心虫成为危害严重的果品蛀入性害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3~4代,防治较难。5月末6月初第一次发生,此次时间短,数量不大,但如果防治不住,大量幼量受害。此后,间隔10~15天,第二次成虫大爆发,时间6月末至7月中旬,这次发生量比较大,时间长。第三次发生在8月中下旬,此次时间短,数量也不大。结论,6月初至7月中旬,1.5个月时间是梨小食心虫幼虫大量发生期,也是危害的主要时期,要特别注意防治。要以综合防治为主,建议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配合,药剂防治选用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替代药剂三个:溴氯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梨小食心虫 发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粳稻食用品质评价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的研究

中国稻米 2011

摘要:通过对82份黑龙江省主要粳稻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食味品质、淀粉粘滞性谱带特征以及米饭质地特征等的测定分析得出:直链淀粉含量与碱消值达极显著正相关,与崩解值达极显著负相关;而食味与崩解值和碱消值也分别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米饭质地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粘度、硬度、咀嚼性、粘合性和弹性,除弹性表现为不显著相关外,其余均达到显著相关;而米饭质地特征值和食味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粘度、硬度、粘合性、咀嚼性和弹性,除粘合性表现为不显著相关外,其余均达到显著相关。以冷胶粘度、崩解值、碱消值、米饭硬度、米饭粘性为特征值建立黑龙江省粳稻食用品质的评价新体系。进一步研究表明,米饭食用品质物性分析技术与感观评价两种方法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物性分析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粳稻食用品质的评价。

关键词: 粳稻 物性分析 食用品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变化动态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通过试验分析,灌浆前期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积累陆稻1号和东农415快于藤系180和富士光,而灌浆后期相反。籽粒AGPP、SSS、SBE活性表现为灌浆初期低,灌浆中期达到最大值,灌浆后期逐渐下降;陆稻1号和东农415最大值的时间较藤系180和富士光早,但下降的速度较快,藤系180和富士光在整个灌浆成熟期酶活性变化相对平稳;灌浆前期陆稻1号和东农415的AGPP、SSS、SBE活性高于藤系180和富士光,而灌浆后期较低,藤系180和富士光在灌浆后期仍保持较高的酶活性。

关键词: 稻米品质 灌浆成熟期 关键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钙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以硅钙肥为供试肥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钙肥提高了玉米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了玉米生长。并且,随着硅钙肥用量增加,玉米抗倒伏性增强。处理5(硅钙肥用量150 kg.hm-2)产量最高,比不施硅钙肥处理高14.39%,达到显著水平。

关键词: 玉米 硅钙肥 叶绿素含量 倒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寒地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及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对地处高纬塞地的黑河地区种植玉米产量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玉米种植产量低的主要因素为气温低、有效积温少;大豆前茬除草剂药害;越区种植,管理粗放;抗旱、排涝能力差等。要想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就要尽快培育出早熟、高产玉米品种,解决好大豆前茬药害及越区种植和管理粗放等问题,尽快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

关键词: 高纬寒地 玉米产量 有效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