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解淀粉芽孢杆菌ZJ01及其复配制剂对枣黑斑病的防治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了研发控制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平板对峙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ZJ01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枣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并采用田间喷雾法分析这2种菌在不同浓度、不同时期以及与杀菌剂混施时对枣黑斑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ZJ01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枣黑斑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7.53%、81.38%。2种生防菌能明显降低黑斑病发生,其中以解淀粉芽孢杆菌ZJ01菌悬液100倍液和多抗霉素200倍液混施的防治效果最好,发病率控制在2.12%,防效高达85.8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绢蒿荒漠主要植物幼苗发生的数量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草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绢蒿(Seriphidium)荒漠主要植物幼苗发生类型和数量动态,研究了绢蒿荒漠不同坡向的50个样方内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年内月平均降水、温度对主要植物幼苗数量发生类型和数量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凋落物与幼苗总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土壤有机质、粪便量、土壤紧实度与幼苗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土壤pH与幼苗总数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依据土壤环境因子可将植物幼苗的发生类型划分为3种,其中2种为凋落物、粪便量、土壤有机质共同敏感型,1种为土壤紧实度和pH敏感型;坡向和时间对植物幼苗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各个坡向的主要植物幼苗数量会随着时间变化产生显著的动态变化.4种主要植物幼苗由于春季温度适宜、降水量丰沛,呈现爆发性出苗,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不断升高,幼苗数量逐渐减少.绢蒿 、 角果毛茛(Ceratocephalus orthoceras)、庭荠(Alyssum desertorum)幼苗随秋季水热条件的改善会出现二次生长和秋季萌发,再次形成秋末冬初的第2个数量峰值.进一步对月平均降水、温度与各月份幼苗数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温度是影响幼苗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绢蒿荒漠 土壤因子 环境因子 坡向 幼苗分布 数量动态 秋季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增李斯特菌srt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srtA基因对其毒力的影响研究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19
摘要:为了研究srtA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M90SB2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LM90SB2 srtA基因缺失株LM90SB2-?srtA,比较分析了亲本株LM90SB2与缺失株LM90SB2-?srtA对MBMEC、HBMEC、RAW264.7、SIEC 4种细胞系的粘附、侵袭、胞内增值能力及LM90SB2和LM90SB2-?srtA感染小鼠后,小鼠的LD50及肝脏、脾脏、脑载菌量变化差异.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rtA基因缺失株;与亲本株LM90SB2比较,缺失株LM90SB2-?srtA对RAW264.7和SIEC的粘附率、侵袭率及胞内细菌数量均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LD50降低了21.38倍,肝脏、脾脏载菌量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srtA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M90SB2的毒力具有关键作用,参与粘附、侵袭BMEC,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1份外引向日葵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 分析及聚类分析
《新疆农垦科技 》 2019
摘要:对51份引自国外的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引进食用向日葵种质资源之间主要农艺性状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它们之间的变异系数为5.20%~14.30%,其中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大,平均株高为188.22 cm,变异系数为14.30%;其次是盘径,平均为19.29 cm,变异系数为13.80%;第三是百粒重,平均为15.75 g,变异系数为10.50%;小区产量、籽粒宽、叶片数、籽粒长、生育期和籽仁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30%、9.20%、9.00%、7.80%、5.20%和5.20%.将51份向日葵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各性状的表现,将其分为5大类群,可在资源利用中根据需求选择适宜的类群加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石河子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遗传变异分析
《中国兽医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遗传变异情况,从石河子的3个地区已确诊PED猪场采集病料,分别获得了3株PEDV S基因序列和ORF3基因序列,将其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根据3株S基因序列分析表明,XJ-SHZ148、XJ-SHZ146株与韩国QIAP1401株(KX793713)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7.4%和98.7%;XJ-SW株与广东GD-03 2012株(KP870115)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8.5%.3个分离株与PEDV疫苗株AF353511(CV777)性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5%、94.2%和94.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XJ-SHZ148、XJ-SHZ146与韩国的KPV1406(KM108353))、QIAP1401(KX793713))同为一群.XJ-SW株与广东GD/03/2012((KP870115))、GD/2011株(KP870115)同为一群;3株PEDV ORF3基因序列与疫苗株(CV777)序列比对多个位点存在突变,序列相似性较低.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遗传进化 S基因 ORF3基因 新疆石河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ismff_0038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现代畜牧兽医 》 2019
摘要: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作为四大重要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对公共安全及畜牧业发展威胁极大.其lismff_0038是新发现的一个潜在毒力因子,与LM的神经感染和母胎感染密切相关.对食源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5567的lismff_0038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功能验证提供基础.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lismff_0038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方法对食源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5567的lismff_0038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进行PCR、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并对基因核苷酸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食源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5567的lismff_0038基因序列全长为988 bp.LM5567的lismff_0038核苷酸序列与02-6680株(4b,奶酪,加拿大)、10-0811株(1/2b,螃蟹,加拿大)、10-0809株(4b,粪便,加拿大)、81-0558株(4b,脑脊髓液,加拿大)、02-1103株、02-1792株(4b,奶酪,加拿大)、81-0861株(4b,卷心菜,加拿大)相似性91.1%.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上述菌株相似性100%.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LM5567的lismff_0038蛋白为疏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属于跨膜蛋白.表明,克隆了LM5567的lismff_0038基因,为进一步探究lismff_0038基因的功能奠定了一定基础.
关键词: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ismff_0038基因 PCR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兵团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草食家畜 》 2019
摘要:本文针对南北方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制约因素,从气候环境、养殖场困境、地区经济差异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提出必须根据新疆地区自身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及养殖业与种植业特点,筛选适合本地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的观点.并对建立的奶牛场草畜一体化粪污循环利用、猪场果畜一体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第三方专业公司猪场粪污高值化利用共3种技术模式下的典型案列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