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斑节对虾GRP94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表达与分析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研究对象,利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斑节对虾Pm GRP94基因c DNA全长,并对其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Pm GRP94全长2 990 bp,包括75 bp的5'UTR、527 bp的3'UTR和2 388bp的ORF。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Pm GRP94组织特异性及其在不同p H、盐度和3种重金属应激下转录水平变化情况及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Pm GRP94基因存在组织特异性,并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不同的应激条件下其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在p H、铜(Cu)和锌(Zn)的应激下Pm GRP94的表达显著升高。因此预测该基因可以作为斑节对虾受p H、Cu和Zn胁迫的指示基因。

关键词: 斑节对虾 GRP94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pH 盐度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罗非鱼主产区池塘养殖模式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对2014年主产区罗非鱼单养、混养、综合经营3种池塘养殖模式的生产成本构成进行分析,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3种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池塘养殖模式中饲料费、人工费和水面费是最主要的生产支出项目,生产成本最高的是单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的是综合经营模式。通过对比分析,提出要理性引导罗非鱼养殖发展,走标准化和集约化的养殖道路、提高饲料利用率,满足罗非鱼生产对功能性饲料的需求、建立罗非鱼渔业互助保险,提高罗非鱼养殖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以促进罗非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罗非鱼 池塘养殖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参4个不同选育品系幼参对低盐胁迫的耐受及生理生化响应

海洋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黄河口区域盐度偏低且不稳定,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长和存活受到严重威胁。为评估4个不同品系(日本刺参F2代RC-F2、抗病刺参F3代KC-F3、多刺刺参F2代DC-F2、青青刺参F1代QQ-F1)的低盐耐受力及其生理生化响应,本实验以青岛野生群体(QW)为对照,通过测定低盐胁迫下幼参的生长、存活以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变化,评价了4个刺参不同选育品系对低盐的耐受状况。结果表明,在盐度17以下,除了QQ-F1表现为正生长,其他群体均为负生长。RC-F2、KC-F3、DC-F2、QQ-F1和QW的30天半致死盐度(LS50-30d)分别为15.02、15.19、16.48、14.26和15.13,QQ-F1显著低于其他4个群体;盐度14时,5个群体的半致死时间(ST50)分别为19.84 d、18.43 d、10.11 d、23.54 d和19.01 d,QQ-F1的ST50显著长于其他4个群体。在低盐胁迫时QQ-F1的ACP、AKP、SOD、LZM酶指标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其他4个群体。不同选育群体的低盐耐受力排序为QQ-F1>RC-F2>QW>KC-F3>DC-F2,QQ-F1群体表现出良好的低盐耐受能力,在低盐度海域或盐度不稳定的海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健康养殖、良种性状评价、选育与推广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低盐胁迫 特定生长率 半致死盐度 半致死时间 非特异性免疫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纳米气泡技术在渔业水产行业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

净水技术 2016

摘要:微纳米气泡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的前沿科技,也是研究的热点。该文详细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悬浮物的吸附去除、有机物的强化分解及促进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综述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各种原理和结构,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别介绍了在渔业水产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指出了微纳米气泡技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渔业研究领域的启示,以期为微纳米气泡在水产养殖、捕捞、加工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渔业 水产 研究进展 应用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ELECT模型的南海金线鱼刺网选择性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流刺网网目尺寸对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的选择性,2008年5月于南海北部渔场用网目尺寸分别为40 mm、45 mm、50 mm、55 mm和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在SELECT(Share Each LEngthclass's Catch Total)模型的架构下,用Normal、Gama和Bi-normal概率模型拟合刺网对金线鱼的选择性,根据赤池信息指数(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评价并选出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金线鱼185尾,金线鱼众数体长随网目尺寸的增加而增大;Gama的估计分隔模型AIC值在所有模型中最小(466.55),将其作为最佳拟合模型;刺网对金线鱼的相对作业强度(Pi)大小顺序依次为40 mm>60 mm>55 mm>45 mm>50mm;40 mm、45 mm、50 mm、55 mm和60 mm刺网对体长150 mm金线鱼的选择率分别为98.39%、80.94%、39.30%、13.70%和3.87%。该研究认为将50 mm作为金线鱼刺网的最小网目尺寸不足以达到保护渔业资源的目的,建议将南海区金线鱼刺网最小网目尺寸增加到55 mm。

关键词: 流刺网 金线鱼 最小网目尺寸 SELEC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南部鸢乌贼中型群与微型群形态学差异及其判别分析

热带海洋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2年和2013年南海南部渔业资源调查采集到的3435尾鸢乌贼样品的胴长(ML)、右第一腕长(AL1)、右第二腕长(AL2)、右第三腕长(AL3)、右触腕长(TL)、鳍长(FL)、鳍宽(FW)等形态指标的测定结果,运用种群分类、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函数等方法对其个体的形态学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南部鸢乌贼中型群和微型群具有不同的ML分布,雌性个体中两个种群的ML非重叠范围为59~78mm和126~225mm,包含45%的中型群和10%的微型群;雄性个体中两个种群的ML非重叠范围分别为56~80mm和95~151mm,包含98%的中型群和58%的微型群。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鸢乌贼两个种群的雌、雄个体在各形态比参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微型群雌性和雄性个体在AL1/ML、FL/ML、FW/ML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型群雌性和雄性个体在AL1/ML、AL2/ML、AL3/ML、TL/ML、FL/ML、FW/ML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系数(C.D)计算表明,鸢乌贼两个种群的形态差异总体上处于种内水平(除雄性FW/ML外,C.D均小于1.28),而雄性鸢乌贼中两个种群的FW/ML差异达到了亚种水平(C.D=1.45)。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分别代表各腕之间和腕与鳍之间的生长差异。依据各形态比参数进行判别分析,鸢乌贼雌性和雄性个体中两个种群的总体判别准确度分别达到85.9%和92.9%,可以为鸢乌贼种群区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鸢乌贼 形态学 种群分类 南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细菌趋药性和当前最优解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克服人工蜂群算法在求解函数优化问题中所存在的收敛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细菌趋药性和当前最优解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该算法将细菌觅食优化算法中的趋向性操作引入到雇佣蜂的局部搜索策略中,然后跟随蜂在当前最优解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寻优,从而提高了人工蜂群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8个标准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本人工蜂群算法相比,改进后的人工蜂群算法在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人工蜂群算法 当前最优解 细菌趋药性 局部搜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大珠母贝人工繁育及育种研究进展

海洋与渔业 2016

摘要: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俗称白蝶贝,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 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珍珠贝科(Pteriidae)、珠母贝属(Pinctada),是珍珠贝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大者可达4~5kg、壳高30cm以上。1970年,中国科研人员在海南岛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首获大珠母贝人工育苗成功。至1981年,人工繁育技术逐趋完善,种苗生产稳定。国内外学者对亲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酸钠对生物滤池硝化作用及水体pH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寻找适合在RAS系统的碱性添加剂,为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RAS)合理使用Na2CO3提供理论依据。[目的]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Na2CO3添加量,研究其对生物滤池硝化反应的影响过程和引起水体p H变化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适量Na2CO3不会显著增强生物滤池对TAN和NO-2-N的去除效果,但会在短时间内加快硝化反应的进行,其中添加量分别为80和160mg/L的C组和D组在反应6 h时,硝化反应速率比其他3组更快,试验结束时各组之间几乎没有差异。此外,添加Na2CO3还会延缓水体p H随着反应的进行下降的趋势,而延缓程度随着Na2CO3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结论]该研究可为Na2CO3在RAS系统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 pH 生物滤池 硝化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丰、枯水期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水生态学杂志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丰枯水期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通过布设20个采样站点,于2014年丰水期(7月29日)和枯水期(12月24日)对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进行了2次全面调查,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共鉴定出浮游动物2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无节幼体1类;其中轮虫最多,共14种,占浮游动物总种数的66.6%;枝角类次之,共6种,占28.6%;桡足类最少,仅1种,占4.8%;各站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密度均以轮虫和枝角类为主,数量在5~15种,密度变化在9.8~102.2个/L。浮游动物相似性指数在0.18~0.55,平均为0.36,偏向于轻度相似,表明丰水期与枯水期的生境差异较大。优势种的优势度不高,在0.023~0.297;多样性指数在1.73~3.56,均匀度指数在0.67~0.95,表明丰、枯水期里下河腹地典型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信息含量较大、群落结构处于较稳定状态。浮游动物多样性和水质监测结果均表明,枯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枯水期水质基本处于清洁状态,丰水期水质基本处于中度污染状态;污染源主要为面源污染,且串场河(6号)、新通扬运河(12号)、喜鹊湖(17号)、兴姜河(18号)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里下河腹地 丰水期 枯水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