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蓝型杂交油菜黔油15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利用引进的波里马不育材料与黔油低芥一号优株进行测交和回交,育成胞质不育系7005A和保持系7005B,与恢复系7005C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黔杂7005。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64.95 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8.19%;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36.33 kg/667m2,较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47%。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单产154.48 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18%;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29.96 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92%。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为黔油15号,2003年11月通过全国审定。适宜长江上游区以及邻近相同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浅析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塘四平头杂优群选系及其改良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优良玉米自交系塘四平头、黄早四、515、444、昌7-2等和杂交种掖单2号、掖单4号、烟单14、鲁玉3号、京早7号等对中国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间利用的主要杂优模式为塘四平头杂优群与Lan.杂优群Mo17亚群和改良Reid杂优群等。新世纪如何继续沿用原有杂优模式和创建新的杂优模式都值得玉米育种家高度重视,为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白色花系蝴蝶兰(Phalaenopsis)的原球茎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1/3MS,1/2MS,MS,改良VW),有机添加物(椰乳,香蕉,马铃薯,苹果)和植物激素(BA,NAA)等因子对影响蝴蝶兰原球茎(Protocormlikebody,简称PLB)增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VW为基本培养基对促进PLB增殖的效果优于MS基本培养基,在MS为基本培养时,削减大量元素的用量即降低无机盐的浓度有利于PLB的增殖。使用有机添加物对PLB增殖有影响,其中以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其次为马铃薯、香蕉,苹果对PLB的增殖没有促进作用。BA及NAA的使用浓度决定PLB继续增殖或分化的方向以及进行的速度。


贵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特征研究
《土壤通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GPS定位,3年间在全省50个烟叶主产县采集1846个植烟土壤耕层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变幅大,平均分别为5.13 cmol kg-1和1.03 cmol kg-1,达丰富水平,两者分别高于1.00cmol kg-1和0.2cmol kg-1敏感指标的土壤样本分别占96.5%和95.6%。两者与土壤pH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