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Ⅴ)——母本可育株的不同识别拔除技术与制种产量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取挤浆识别拔除技术、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共3个处理,研究黔油12号制种中可育株识别拔除技术。结果表明:(1)不同拔除技术的处理间制种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产量最高,为77.04kg/667m2,较对照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8.12%,达极显著水平;较花蕾形态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增产幅度达11.27%,达显著水平。(2)不同识别拔除技术处理的拔除时期不同,母本不育株群体表现出自我调节下的经济性状差异。以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对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一二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数、单株产量改善较好,能增加全株有效角数约100个,增加单株产量约5g,但对结角密度、千粒重和角粒数影响小。(3)挤浆识别拔除技术处理进度快且便于操作、种子纯度高、质量风险小,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高;看花识别拔除技术处理工作开始较晚、持续时间长、工作不便、投入劳动力大、种子质量风险较大,可育株营养体饲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变低。
关键词: 黔油12号 油菜 隐性核不育 母本可育株 识别 拔除技术


贵州省玉米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玉米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贵州玉米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技术与应用示范,详细讨论了在系统开发与推广应用中的指导思想、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系统内含大量的科学试验数据、研究调查资料和贵州省农业领域专家的丰富知识,包含品种选择、播前决策、肥料运筹、田间管理、病虫害与缺素诊断、生产效益分析等决策功能,具有综合、系统、准确的特点。


辣椒常见萎蔫型病害的识别及防治(二)
《农技服务 》 2005
摘要:辣椒青枯病(一)症状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接着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初病时,病株白天萎蔫,夜晚恢复,2-3天后全株萎蔫死亡,死株仍保持绿色。病株根部常变褐腐烂,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部分病茎可见1~2厘米大小褐色病斑。纵切茎部可见木质部淡褐色, 横切茎部保湿后手指挤压断面有白色混浊黏液溢出。


气培技术培育食用百合小鳞茎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空气培养百合鳞片形成小鳞茎,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小鳞茎的分化影响较大,温度过高,鳞片腐烂率高,过低,小鳞茎分化率低,较适温度为23±2℃;光照对小鳞茎的分化影响不大,对小鳞茎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