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水稻K优267和两优363的栽培试验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以贵阳市为代表的贵州省中部地区对K优267、两优363等中熟类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进行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分析不同播期、秧龄和栽插株数下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K优267以3月31日播种、秧龄24 d、单株栽插方式的产量最高,为688.6 kg/667 m2;两优363以5月5日播种、秧龄20 d、双株栽插方式的产量最高,为622.8 kg/667 m2;对照汕优晚3则以3月31日播种、秧龄24 d、三株栽插方式的产量最高,为646.7kg/667 m2。讨论了K优267和两优363小秧龄强化栽培技术和示范推广等问题。


紫茎泽兰的防治研究现状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报道了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防治和利用状况,对紫茎泽兰的防治和利用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提出了防治紫茎泽兰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耐寒杂交稻K优267亲本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的制种特性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2003年在中高海拔地区的贵阳(1140m),对三系耐寒杂交稻K优267及其亲本的制种特性与技术进行了研究。父本黔恢267于3月31日播种,母本K17A于5月23日、28日和6月2日分3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父本于8月9~15日抽穗,5月28日播种的母本,于8月9~14日抽穗,花期与父本相遇较好,制种产量达217.1kg/667m2;父、母本叶差为7.6左右。父本主茎18叶,母本不同播期下的主茎叶数为12~14叶。讨论了抗寒组合K优267在高海拔地区制种的可行性和特点。


氮磷钾肥对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在土壤浸出液马铃薯汁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氮、磷、钾肥及其不同剂量对木霉生防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培养基的pH的影响不同。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随尿素、碳酸氢铵和钙镁磷肥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普钙的剂量增加而增加;氯化钾、硫酸钾对木霉菌丝生长略有影响,对产孢的影响不明显;硝酸铵的剂量变化对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无影响。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变化不仅与肥料的种类有关,还与培养基的pH值有关。酸性环境有利于木霉菌丝生长和产孢。


六枝特区冬瓜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冬刮是夏秋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贵州省六枝特区政府把发展冬瓜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来抓,但农户在种植冬瓜上一直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存在施肥不合理,N、P、K肥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这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冬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此,笔者与2003年对冬瓜进行了平衡施肥试验,以探索N、P、K平衡施肥的增产效果及最佳经济施肥量,为大面积冬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论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镇前坡村进行。土壤为黄壤,其土壤农化性状质(经中一加合作土壤测试实验室分析):
关键词: ~~


贵州省旱坡地持续农业管理项目中的参与式应用实例剖析
《林业与社会 》 2005
摘要:采用生物绿篱技术治理旱坡地,在农民的主动参与下,形成一种可持续的、有经济效益的、易于推广的新型坡耕地生态经济综合系统。按照参与式方法对项目进行调查、确认、设计、执行、监测,使项目从过去的长官意识、专家主导转变到尊重农民意愿,农民真正成为项目的主体和受益者。


贵州野生耐荫观叶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贵州省野生耐荫观叶植物的资源调查,对20种野生耐荫观叶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进行了描述,并论述了野生观叶植物资源的现状及特点,对其园林应用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贵州的野生观叶植物资源提出了讨论和建议。


姬松茸的栽培条件及人工栽培技术
《农技服务 》 2005
摘要:姬松茸(见中彩3)又名小松菇、柏氏蘑菇、巴西蘑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黑伞)科,蘑菇(黑伞) 属,是夏秋发生的草腐好气性真菌,属中温偏高菌类,原产美国、巴西。1992 年由福建省农科院引进到我国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