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红树林区内互花米草防除技术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药剂“米草星”可在60d内连根杀死红树林与互花米草交错生长区域内全部互花米草,而对区域内红树林的生长及繁殖无影响,并对水生生物安全,且用药后30d土壤中未检测出“米草星”药剂的残留。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红树林 米草星 防除技术 生物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循环经济与生物质能源开发策略

福建农业学报 2006

摘要:生物质能源化是生物质资源化的重要形式,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特点与现状,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提出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农业循环经济 可再生能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高”多花黑麦草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应用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豆类蔬菜——蚕豆

现代园艺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福建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台湾农业探索 2006

摘要:通过福建省农业科研与创新方面的现状与差距的分析,提出福建农业科技发展对策措施,重点探讨建立福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创新等对策,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创新体系 两岸合作 福建 台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循环经济与农业的统筹发展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摘要:围绕循环经济的特征、主要功能、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障碍性问题以及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构建4个方面,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的统筹发展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 统筹发展 构建思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PEPC基因和PPDK基因在籼稻明恢63中的整合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是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在C4和景天酸(CAM)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级碳同化中的一个关键酶,该酶介导不可逆的β羧化反应,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成草酰乙酸和磷酸。本研究将编码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质粒和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的方法同时导入籼稻明恢63中,PCR-Southern印迹杂交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明恢63中。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剑叶全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其剑叶的全氮含量是不同的,大部分转基因明恢63植株剑叶的全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的全氮含量,转基因明恢63植株ZHM3-50剑叶全氮含量为3.82%,比非转基因明恢63对照高0.45%。对转基因明恢63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室条件下,不同的转基因明恢63植株之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比较大,比如植株干重、收获指数等。这些有助于育种家们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籼稻(OryzasativaL.ssp.indica)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 玉米(Zeamays) 整合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山樱花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规模化繁殖试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取长约4 cm的3年生福建山樱花中选树的春梢为外植体,接种于添加6-BA和IBA的MS培养基中,诱导产生不定芽。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为1/4 MS时,能有效地防止外植体的褐化死亡;添加1.0 mg/L 6-BA和0.01 mg/L IBA的培养基上,外植体能快速生长,且无玻璃化苗发生。增殖阶段以添加1.0 mg/L 6-BA+0.3 mg/L GA3的MS培养基最好,1个周期的增殖率可达600%。当外殖体高约4 cm时,即转入1/2MS+1.0 mg/L NAA+0.2 mg/L IBA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培养,25 d后即可陆续生根并长成完整植株,35 d生根率可达92.1%。以1/3份珍珠岩+2/3份泥炭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4%。该试验中各项指标已达到快速繁育苗木的要求,其技术措施可直接应用于规模化生产。

关键词: 福建山樱花 组织培养 不定芽 植株再生 规模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高光效基因PPDK在籼稻IR64中的整合及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特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在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中,是CO2固定的关键酶。将编码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的质粒通过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转化导入籼稻IR64中,PCR-Southern的结果表明,玉米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已经整合到IR64中。在温室条件下,分析了转基因IR64植株的剑叶全氮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的转基因IR64植株剑叶的全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IR64对照,在转基因IR64植株中,最高的剑叶全氮含氮量为3.61%,比非转基因的IR64对照高1.07个百分点,剑叶全氮含量提高了42.1%。对转基因IR64植株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转基因IR64植株之间,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比较大,比如植株干重、收获指数等,有助于育种家们选择不同的育种材料用于水稻育种。

关键词: 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基因 光合作用 水稻(OryzasativaL.) 玉米(Zeamays) 整合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必速灭对姬松茸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福建农业科技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