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昌优964
《杂交水稻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昌优964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野败型不育系昌丰A与福恢964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米质较优、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省肥易种、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国内外短低温桃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短低温桃解决了南亚热带低海拔地区由于低温量不足而产生的桃不结果的问题;短低温桃的成熟期可提早2~3个月,提高桃的经济效益。美国、巴西为短低温桃的育种强国,早在1907年美国就培育出短低温桃,目前已培育出60多个短低温桃。国外引进的短低温桃大部分酸度高,在中国生产上无法大面积推广。中国短低温桃研究起步较迟,品种缺乏,国内近十年来通过省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的短低温桃品种只有2个。


增湿连窨工艺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增湿连窨工艺探讨茉莉花茶窨制过程茶坯含水量的变化动态以及不同配花量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配花量处理之间的外形、滋味、汤色得分差异不显著;(2)增湿10%和增湿15%处理间香气、滋味、汤色得分差异不显著,而外形得分差异达显著水平;(3)在窨制茉莉花茶过程中,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5%-25%,其香气明显优于传统工艺,配花量可减少24%-32%;(4)配花量与香气得分之间呈多项式正相关,当配花量超过96%,茶坯吸香已趋于饱和;(5)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VC和叶绿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增湿连窨工艺下降更为明显.


试论农业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摘要:农业循环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四种模式和发展的四个制约因素;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科技创新、健全中介组织、总结试点经验等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性别和营养水平对福建河田鸡风味前体物质含量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性别和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河田鸡胸肌肉中风味前体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对腹脂率、氨基酸(Asp、Thr、Ser、Pro、Cys除外)以及肌内脂肪(IMF)及其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肌苷酸(IM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公鸡的总氨基酸(TAA)、肌苷酸、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略高于母鸡,母鸡的肌内脂肪及其PUFA含量明显高于公鸡。能量水平对肌苷酸、肌内脂肪及其SFA、MUFA、PUFA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鸡采食高能日粮时,肌内脂肪中的SFA、MUFA含量会显著升高(P<0.05),而IMPI、MF、PUFA含量会显著下降(P<0.05),TAA没有显著变化。蛋白水平对肌内脂肪及其MUFA、PUFA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当采食高蛋白日粮时,肌内脂肪及SFA、MUFA显著降低,而其PUFA会显著增加(P<0.05)。风味品尝结果表明,公鸡的香味、鲜味都显著高于母鸡,而嫩度低于母鸡;随着能量和蛋白水平的增加,鲜味和嫩度都显著下降(P<0.05)。从肉品的总可接受性来看,性别对总可接受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低营养水平时的总可接受性大于高营养水平(P<0.05)。
科企结合,挖掘山地马蹄笋生产潜力——以霞浦县东孚农庄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分析了福建发展山地马蹄笋生产的优势,介绍了科企结合、以公司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效果和绿色清水笋、脱水笋研制成功及其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