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保鲜剂及冷藏对鹤望兰切花瓶插品质的影响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6
摘要:本文探讨不同保鲜剂、预处理液及冷藏时间对鹤望兰切花瓶插寿命和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8组瓶插保鲜液中,以配方5%S+300mg/L8-HQC+100mg/LCA+150mg/LSTS+100mg/LCoCl2+25mg/LEDTA-Na保鲜效果最佳,切花瓶插寿命(23.5d)比CK延长15.2d,小花开放率(56.1%)比CK提高1.19倍。供试的5组冷藏预处理液中,以10%S+300mg/L8-HQC+75mg/LKH2PO4.3H2O效果最佳,切花经过2~3周8~10℃冷藏后,瓶插寿命(13.7d)比CK延长7.9d,小花开放率(43.6%)比CK提高98.2%;该处理组鹤望兰切花的适宜冷藏时间可延长为3周。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快速测定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目的建立金银花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总量的快速比色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酚类物质中酚羟基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对绿原酸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的一些特征参数(如显色反应的条件、显色产物的吸收波长、稳定性、标准工作曲线及回收率等)进行考察与测定。结果显色反应物的检测波长755 nm;以绿原酸的吸光度和浓度得出工作曲线,回归方程y(μg/mL)=231.77x+5.4114,相关系数0.9982;绿原酸浓度0~181.0μg/mL,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1.495×103L.mol-1.cm-1,检出限3.78μg/mL,回收率92.22%。结论快速比色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可望用于金银花的检测与评价。


硫酸钾镁肥在百合上的应用效果及其施用方法研究
《西南园艺 》 2006
摘要:等钾条件下,在百合花上施用硫酸钾镁肥等3种不同类型钾肥,研究硫酸钾镁肥对百合生长的影响及其施用方法。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钾肥都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百合生长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施用硫酸钾镁肥使百合株高增加6.5%、茎粗增加3.1%,并且能提高百合产花朵数、花朵大小及经济效益;硫酸钾镁肥采用基肥撒施、追肥喷施对百合生长的效果好于采用全部撒施。


荔枝果穗套袋材料的筛选研究
《福建果树 》 2006
摘要:探讨了荔枝果实用不同材料套袋对袋内温度、果实商品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尼龙网袋的套袋效果最好,中午高温时袋内温度比对照降低2.0℃,乌叶、兰竹荔枝好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9.70和26.13个百分点;无纺布袋处理的中午袋内温度比对照升高3.0℃,兰竹荔枝好果率比对照提高6.12个百分点,乌叶则比对照降低9.24个百分点,说明无纺布袋不宜在乌叶上使用;白色纸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套袋材料对乌叶、兰竹荔枝果实品质没有影响。


发酵条件对虎奶菇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 2006
摘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6538为指示菌,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条件为温度30℃,培养基装量80mL/250mL三角瓶,起始pH7.0,摇床转速160r/mi m,发酵培养6d时,虎奶菇发酵液抑菌活性最高。


白灵侧耳蓖丝生长与培养条件的相关性研究
《北方园艺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Inzengae)Quel)也称白灵菇,是南欧、北非、中亚内陆地区春末夏初发生的品质极为优质的一种大型肉质珍稀食用真菌.我国野生的白灵侧耳主要生长在新疆荒漠戈壁里极为少数的阿魏滩上,寄生在药用植物阿魏的腐烂根茎上,曾经被人们称为西天自灵芝.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大.人们对白灵侧耳栽培技术研究也不断加大,但人工栽培白灵侧耳产量一直不高.在大面积生产中生物学效率只有25%~30%.现就培养基pH、含水量和培养温度对白灵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白灵侧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白灵侧耳 菌丝生长 培养条件 市场需求量 生物学效率 大面积生产 食用真菌 春末夏初 内陆地区 荒漠戈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