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福建畜牧兽医 》 2007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基因序列,针对TGEVN基因全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以TGEV疫苗株为模板,建立了检测TGEV的RT-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TGEV疫苗株RNA进行扩增,获得与预期大小相符,长度为1168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已报道的TGEV不同毒株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5%~97%;敏感性测定该RT-PCR可扩增到18pg的TGEV-N-cDNA;对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病料进行RT-PCR鉴定,可检测出TGEVN基因片段。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对TGEV的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TGEV感染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烟粉虱田间种群的抗药性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成虫浸叶生测法分别测定了福建省福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烟粉虱田间种群对13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福建省6个烟粉虱田间种群对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毒死蜱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达838.38~2460.52、244.64~834.29、116.02~266.35、81.75~124.18、425.18~875.56和54.53~78.43倍,对乐果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14.16~17.66倍,对敌敌畏产生了中等偏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达6.23~11.25倍,对灭多威的抗性水平较低,抗性倍数仅为4.07~5.66倍.漳州种群已对烟碱类杀虫剂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倍数分别达23.08、10.32和24.60倍,而其它地区烟粉虱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水平较低,甚至不明显,抗性倍数分别仅为1.31~3.28、1.82~7.23和1.39~5.45倍.福建省各地区烟粉虱种群对阿维菌素尚未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试验结果
《茶叶科学技术 》 2007
摘要:茶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均是趋嫩性害虫,为我省普遍严重为害的茶树主要害虫,对茶园常用化学农药已产生较强的抗药性。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含10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一种环保型植物源农药、适用于无公害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性产品,具有无公害、广谱、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为了探讨其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蚜的防治效果,为茶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茶园小区和室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夜合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夜合花[Magnolia coco(Lour.)DC.],别名夜香木兰。2材料类别顶芽、茎段。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初代培养基:(1)MS+6-BA 1 mg·L~(-1)(单位下同)+NAA 0.1;(2) MS+6-BA 1+NAA 0.5;(3)MS+6-BA 0.5+NAA 0.1。继代培养基:(4)MS+6-BA 2+NAA 0.5;(5)MS+6- BA 1+NAA 0.5;(6)MS+6-BA 0.5+NAA 0.5。生


草莓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影响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各种因素,建立离体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外植体基因型、激素种类及配比、叶龄等是影响草莓再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鬼露甘’叶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IBA,‘嫜姬’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3 mg/L 6-BA+0.2 mg/L 2,4-D较好,而且1周左右的暗培养可以防止外植体的褐化。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IBA,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 mg/L IBA,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87%。


柑桔类新品种——红肉蜜柚
《现代园艺 》 2007
摘要:1品种来源红肉蜜柚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平和县小溪镇琯溪蜜柚园中的芽变株系选育而成的。表现为早熟、果肉为淡紫红色,丰产、优质。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认定证书号:闽认果2006006;2007年3月1日获国家农业部授予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20050515.7,获得国家品种权保护。


夏季茶树主要病虫防治措施
《茶叶科学技术 》 2007
摘要:夏季是茶园病虫害的多发季节。各地茶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茶饼病、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卷叶蛾、茶细蛾、茶毛虫、茶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