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检测方法研究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玉米茎腐病病原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以组织分离法做对比,采用分子检测法,对采自田间的189个玉米茎腐病病株进行真菌种类的鉴定和数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分子检测法对腐霉Pythiumspp.的检出频率为29.24%,对镰孢菌Fusariumspp.的检出频率为73.68%,组织分离法对腐霉的检出频率仅为0.58%,对镰孢菌的检出频率为60.82%,两方法的符合率最高仅为35.92%,最低为0。因此,采用组织分离和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玉米茎腐病病原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镰孢菌 腐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不同形态太岁所含古菌的结构研究

生物技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形态太岁中所含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方法]提取3种太岁深层组织样品的古菌DNA,进行16S r DNA PCR扩增后,利用Miseq平台进行测序统计。[结果]共得到有效序列92 849条,归类为5 161个OTU,属于2个门、5个目、11个属。21、82、91号3个样品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都是最优势门,所占比例分别是99.67%、98.79%和99.71%。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和甲烷球菌属(Methanosphaera)是丰度均排在前三位的属,所占比例之和依次是93.05%、84.16%和82.63%,其中甲烷杆菌属独自各占83.90%、47.14%、31.23%,其余两个属所占比例及其总量在不同形态太岁中不同。[结论]太岁中普遍含有古菌,优势类群为甲烷杆菌属、甲烷短杆菌属、甲烷球菌属,其在不同形态太岁所含古菌中占比范围在82.63%~93.05%之间。

关键词: 太岁 不同形态 古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高通量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高产板栗新品种'冀栗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栗1号’是由‘燕明’ב燕山早丰’杂交选育出的中熟板栗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褐色,果面明亮,果肉淡黄色,肉质细糯,风味香甜;平均单粒质量8.40 g,最大单粒质量13.10 g;每苞含坚果2.40粒.含水量48.2%,可溶性糖含量20.1%,淀粉含量49.8%,蛋白质含量4.85%,维生素C含量0.325 mg·g-1;品质上.果实生育期90 d,在河北省燕山地区9月中旬成熟;果梢雄花序8.40条,母枝芽萌发率45.7%,结果枝比例71%.耐瘠薄;抗寒性和抗旱性较强;高抗栗疫病;抗栗红蜘蛛和栗蛀螟.坚果冷藏至翌年5月,腐烂率仅3.7%.适合在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早实性和丰产性好,嫁接树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产量4 730.4 kg· hm-2.

关键词: 板栗 新品种 ‘冀栗1号’ 早实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三唑酮和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喷雾离体叶段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而三唑酮最高的防治效果仅为72.17%;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的敏感性EC50分别在0.087~1.901、0.058~1.402、0.186~3.014、0.222~6.005、0.006~1.742μg/mL之间,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可作为小麦白粉病菌对5种不同作用机制杀菌剂的敏感基线。研究表明,三唑酮与氟环唑、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嘧菌环胺、乙嘧酚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三唑酮 敏感基线 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土区4种典型耐盐植物盐分离子的积累特征

土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降盐效果优良的适宜植物材料以合理利用耐盐植物改良滨海盐碱地,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系统探究了盐地碱蓬、田菁、红麻和高丹草的盐分离子积累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地上生物量在成苗期和成熟期均为总生物量的80%以上,且大小为田菁>红麻>盐地碱蓬>高丹草。高丹草和红麻对K+、Ca2+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盐地碱蓬和田菁对Na~+的吸收运输能力最强。根据各盐分离子占植物积累总盐分的比例,高丹草对K+积累量高于其他离子;田菁在成苗期主要积累K+,在成熟期主要积累Cl~–和Na~+;红麻主要积累Cl~–和K+;盐地碱蓬主要积累Na~+和Cl~–,其体内的Na~+和Cl~–分别占积累盐分总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余植物。从成苗期到成熟期的生长过程中,盐地碱蓬表现出Na~+积累比例持续下降,Cl~–积累比例逐渐升高的趋势;田菁和高丹草表现为Na~+和Cl~–积累比例均升高;红麻的Na~+和Cl~–积累比例则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盐地碱蓬、田菁和红麻是滨海盐土改良的优良植物材料。

关键词: 滨海盐土 植物材料 盐分离子 吸收与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小米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矿质营养是构成机体和维系生命不可或缺的成分。为了明确不同品种小米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测定了三个地点8个品种小米中磷(P)、钾(K)、钙(Ca)、镁(Mg)、钠(Na)、铬(Cr)、铜(Cu)、碘(I)、锰(Mn)、锌(Zn)和硒(Se)11种矿质元素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矿质元素含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小米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性存在差异,小米Na、I、Cr和Se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超过5%;除K和Se以外的其他9种矿质元素含量受品种影响差异显著,除Cu以外的其他10种矿质元素含量受地区影响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矿质元素综合表现的排序,按照品种从高到低排序为冀谷18>冀谷31>冀谷38>冀谷39>豫谷19>冀谷19>12H402>豫谷18,按照地区从高到低排序为藁城、井陉和博山。该结果对于明确谷子矿质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了解品种间和不同地点的小米矿质营养成分差异也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矿质元素 品种 地区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ywbB基因对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菌落形态和芽胞形成的调控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能有效防治作物土传病害,前期研究证实,ywbB基因正调控NCD-2菌株生物膜形成和根际定殖能力。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ywbB基因对NCD-2菌株的生长、菌落形态和芽胞产生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同NCD-2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子ΔywbB降低了在LB和2×SG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在LB或2×SG培养基上,NCD-2菌株可以形成褶皱的菌落形态,而ΔywbB突变子菌落形态平坦,没有褶皱。在2×SG培养基中培养60 h后,NCD-2菌株的芽胞形成率达到68.6%,而ΔywbB突变子的芽胞形成率仅为18.5%。通过RT-qPCR技术分析了ywbB突变后对其上游基因ywbA、下游基因ywbC、芽胞形成相关基因spoIIA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突变ywbB后对ywbA、ywbC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明显的影响,而ΔywbB突变子中spoIIAA的表达量较NCD-2野生型菌株相比显著降低。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生物膜 菌落形态 芽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二点委夜蛾微孢子虫的致病机理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二点委夜蛾幼虫体内首次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ED2013,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该微孢子虫感染二点委夜蛾幼虫后中肠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寄主被感染后,中肠细胞微绒毛与杯状细胞的细胞质突起存在肿胀并掉落的情况;有些细胞核出现明显变形及膨大,或被挤压成长条状,细胞核内未发现微孢子虫侵入;部分线粒体略微肿胀变形,嵴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而逐渐降解;细胞质中的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脱落,后期感染严重阶段断裂成小段。染病后期的中肠细胞内充满微孢子虫,细胞质中的各细胞器均出现严重降解。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前人成果,认为该微孢子虫侵染二点委夜蛾的病理过程是从中肠细胞的病理变化开始并最终导致细胞破裂,逐渐扩大到寄主组织和器官,使其功能丧失,重者死亡。

关键词: 二点委夜蛾 微孢子虫 超微结构 致病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修复技术对连作草莓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的连作栽培容易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劣变、土壤养分失衡等,发生连作障碍,导致草莓的产量与品质下降,阻碍草莓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红袖添香’为供试草莓品种,选择几种不同的土壤修复产品,从连作草莓的产量和品质2个方面评价其修复效果,筛选并优化适合实践应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定植前施用1次土壤修复剂SA,草莓单株熟果个数、单株产量以及单位产量高于其他施用次数,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9.5%、33.5%、33.6%,而且组合修复剂SA-1-6+116、SA-1-6+BGB修复连作草莓土壤后,与对照组相比,草莓单位产量也分别提高了31.9%、31.2%。土壤修复剂SA施用1次和5次对草莓果实的花青素和芦丁含量均有显著提高的作用。综合考虑连作草莓产量和品质,初步认为在草莓定植期施用一次土壤修复剂SA,及其与116、BGB配合施用,连作草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适合在连作草莓土壤修复的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连作草莓 土壤修复 产量 品质 芦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铃虫复眼中Clock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并分析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复眼Clock(Clk)生物钟基因的c DNA序列,探讨棉铃虫复眼中Clk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及其表达水平的影响因子,以确认其在复眼中是否起着调节生物节律的功能,为理解复眼中生物钟基因网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日龄棉铃虫复眼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末端扩增技术克隆棉铃虫Clk生物钟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得到的棉铃虫CLK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棉铃虫成虫不同器官(头、胸、腹、足、翅、脑、触角、复眼)中Clk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设置不同的光周期环境,检测复眼中Clk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通过在暗期设置6 h不同波段光(UV、蓝光和绿光)照射,检测复眼中Clk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设置棉铃虫雌雄蛾交配处理,检测交配结束0 h和3 h复眼中Clk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饥饿处理棉铃虫雌雄蛾,检测复眼中Clk生物钟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棉铃虫Clk生物钟基因的c DNA序列,命名为He CLK(Gen Bank登录号为KM233158),开放读码框1 860 bp,编码61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理论推测分子量(Mw)为69.32 k D,等电点(p I)为5.71。推导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具有3个跨膜拓扑结构,包含多个昆虫CLK蛋白的保守区域(PAS和HLH),其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黑脉金斑蝶(Danaus plexippus)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7%和74%。与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和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53%和52%。q RT-PCR结果表明在检测的成虫器官中,He CLK在复眼中表达水平最低,触角中表达水平最高。在14L﹕10D光周期下,复眼中He CLK的表达量在白天增高,夜晚下降。生物钟基因的昼夜表达模式在1 d黑暗下可以持续,而在持续黑暗下固有表达节律消失。复眼中He CLK的表达水平在6 h光照后上调,但不同波段光照射无显著性差异。复眼中He CLK的表达水平在交配后有下调趋势,在雄蛾交配后表达水平显著性下降。复眼中He CLK的表达水平在饥饿处理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成功从夜蛾棉铃虫的复眼中克隆得到Clk生物钟基因,由Clk生物钟基因推导得到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典型的CLK蛋白特征,且与昆虫CLK蛋白同源性较高。在检测的棉铃虫成虫器官中,He CLK在复眼中的表达水平最低。He CLK在外周组织复眼中的表达水平受蛾类自身节律、光照和蛾类生理状态的影响,证实棉铃虫复眼中He CLK在调节生物节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生物钟基因网络在复眼与中枢神经中是否类似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棉铃虫 生物钟 复眼 光感受器 外周组织 节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