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寄生线虫无外源培养的研究现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文献,对植物寄生线虫无外源培养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作了综合评述;明确了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spp.),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松材散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无外源培养成功的培养基的成分和比例。并指出要想取得无外源培养成功首先应解决如下4个问题:(l)培养基成分的细度要小于2pμm以利于线虫取食;(2)人工模拟线虫引起寄主的反应及生理形态变化;(3)如何通过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线虫食道腺的活动及其行为的变化;(4)进一步研究并获得植物寄生线虫的代谢机制方面的资料并了解线虫的营养要求。
关键词: 植物寄生线虫,无外源培养,培养基


杂交种冀棉18的选育
《中国棉花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杂交种冀棉18的选育崔瑞敏,付会期,张香云河北省棉花所石家在0500511选育经过冀棉18系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1986年对一系列亲本材料进一步观察后,选配38个组合,秋后各组合取部分种子南繁加代,1987年春将剩余的一代种和南繁后的二代种分别进行产...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介
《中国棉花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介翟学军,骆国通河北省棉花研究所石家庄市05005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位于石家庄市机场路24号。在1947年“北平农业试验站石家庄站”和1953年“河北省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基础上,于1958年正式建立河北省农业科学...


水稻中位蘖成穗与高产利用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就同期播种和同期移栽条件下,插秧至分蘖初期两种不同水层秧苗的分蘖与成德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插秧至分蘖初期采取适当的水层处理,能有效地抑制水稻主茎下部分蘖的发生,并淹死秧田所带分蘖,使开始发生分蘖的叶位上移,防止因下部蘖位发生分蘖对中部优势蘖位的不良影响。集中利用主茎中上部有效蘖位发生分蘖与成穗。在单位面积上收获穗数相近的条件下,使平均每穗粒数显著增加,从而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前控结合后控,集中利用主茎中部的分蘖,发挥蘖位优势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
关键词: 水稻;分蘖规律;中部蘖位;每穗粒数;产量


关于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的探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1994
摘要:关于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的探讨郑秋玲(河北省稻作研究所外文期刊室唐海063200)外文期刊具有情报广泛、信息量大、技术高新、时效性强的特点,最能及时地反映某学科的国际水平和发展动态、趋向,如果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不了解该项的国际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及发展动...


不同来源黄早4改良系的抗病性鉴定
《作物品种资源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1和1992年,鉴定10个黄早4改良系对黄斑病,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和青枯病的抗病性,并对玉米褐斑病、粗缩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10个黄早4改良系中有6个对黄斑病的抗性明显增强,其中冀35、黄4052、农大256等三个自交系既克服了黄早4不抗黄斑病的缺点,又保持了原黄早4高抗玉米矮花叶病的特性,兼抗性能较好。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黄早4,抗病性,黄斑病


冀东一季粳稻良种叶型和产量的分析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1994
摘要:本文对冀粳8号和90-3两个粳稻良种叶型和产量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叶的比叶重以倒二叶最大,品种产量水平越高,各叶比叶重越大;抽穗期剪叶对结实率有显著影响,高产品种尤其明显;产量因素的进一步改良应在90-3产量因素的基础上提高有效穗数。
关键词: 粳稻,叶型,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