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抗菌素筛选方法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1984

摘要:白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有26个省市(包括台湾省)发生。湖北省在1974年大发生过一次,发病面积约269万亩,1979—1982年又连年发生,1983年再度流行,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影响极大。为探索比较好的防治白叶枯病的方法,我们进行了高效新农用抗菌素的筛选工作。 农用抗菌素的发展与筛选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抗真菌病害的抗菌素,由于筛选方法的改进,已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的农用抗菌素如井岗霉素等。而抗细菌病害(如白叶枯病)的抗菌素,在此以前还没有简便有效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商品瘦肉猪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

湖北畜牧兽医 1984

摘要:本试验是商品瘦肉猪配套技术研究内容之一。试畜以即将育成的湖北白猪为母本、杜洛克为父本的春产双月断奶仔猪72头平均体重23.17±2.39公斤供试。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饲粮消化能3.15~3.15、3.15~2.59、3.15~2.75兆卡/公斤三个水平,粗蛋白质 18~13.5、16~13.5、14~13.5%三个水平共九个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日增重是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增加而提高(P<0.01);育肥后期降低饲粮能量浓度、瘦肉率有改进提高的趋势;在饲料采食量较大的情况下,育肥前期粗蛋白水平高于14%,赖氨酸高于0.72%,对日增重和瘦肉率均无改善提高的趋势;饲喂含消化能3.15兆卡/公斤,粗蛋白前期14%,后期13.5%的饲粮,尽管受武汉地区夏季高温应激因素的影响,平均日增重仍能达715克。每增重一公斤仅需料3.12公斤,瘦肉率64.69%,表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麦长白猪生长发育阶段适宜营养水平试验报告

湖北畜牧兽医 1984

摘要:丹麦长白猪是世界著名的腌肉型猪种,1980年我国首次引进。为了保持其优良种性和出售的种猪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试验旨在通过对长白猪不同营养水平的饲养试验,以摸索长白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并为今后制定我阳饲养长白猪的饲养标准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试验猪,是从1983年4月29日到5月8日产仔的七窝经产长白母猪中,每窝选择4至8头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的双月断奶仔猪共36头(公猪20头,母猪16头)作试畜。公猪不去势,母猪不劁。按窝别、性别、体重均匀分配到四个处理中,每个处理母猪4头、公猪5头。公、母分栏饲养,经21天预试,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杆菌制剂及其生物测定

植物保护 1984

摘要:一(B.t)生物测定的研究概况 苏云金杆菌(B.t)现已成为大规模商品生产的细菌杀虫剂。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尤为迅速,T.L.couch在总结美国近十年B.t研究的进展时指出:制定用国际单位(In)表达B.t制剂效价的生物测定法是决定美国B.t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新品系“4947”选育简报

湖北农业科学 1984

摘要:棉花新品系“4947”于1978年采用复式杂交{[(5006×1080)(3762×木槿)]F_1×豫79}F_1,经两次南繁加代,于1982年育成。该品系遗传基础较丰富,总体性状表现良好。现将几年来的试验观察和各地示范鉴定结果简报如下。 农艺性状:该品系子指较大(10克以上),出苗好,易全苗。顶端生长势较强,植株较高,中等肥力的棉田,一般在120厘米左右,株呈塔型。果枝上举,与主茎所成的夹角小,约为60度,故高而不大,松而不散。主根发达,主茎细硬,高而不倒。叶片中等大,叶量适中,色深绿,叶光滑,肉质厚,缺刻深且突起,后期较耐低温和较抗叶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当前我省绿肥生产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意见

湖北农业科学 1984

摘要: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湖北省土壤学会组织所属的荆州、宜昌地区土壤学会有关成员10人,对荆州地区的江陵,松滋和宜昌地区的长阳。枝江,宜都等5县7个公社9个生产大队的绿肥生产,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到的情况,基本上能反映当前我省绿肥生产的现状。笔者参加了这次考察,现结合个人心得,将考察结果简报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生长肥育猪棉、菜籽饼日粮蛋白质效率的研究

湖北畜牧兽医 1984

摘要:棉、菜饼是解决我省养猪蛋白质饲料的重要资源。然而,与豆饼相比,不仅"两饼"蛋白质含量低,其生物学价值,因含有毒物,以及受氨基酸,尤其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制约,不能发挥蛋白质饲料的作用,成为影响广泛用于养猪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养猪蛋白质饲料,研究提高"两饼"的养猪价值,就显得十分必要。虽然1981年聂光达等报导了不去毒棉、菜饼或豆饼配合作猪蛋白质饲料,改进单一棉饼的效果;1979年Knabe等报告了棉饼高梁日粮,添加赖氨酸的作用;1981年周安国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抗病中稻品系“910”和“929”简介

湖北农业科学 1984

摘要:“910”和929”是江苏省扬州地区农科所自斯里兰卡品种BG90—2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两个品系。“910”为迟熟中籼,“929”为中熟中籼。由于这两个品系具有产量高、株型好、双抗病(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好等特点,所以很受群众欢迎。近年来,在我省许多地区广为种植,仅随县1983年就种植近10万亩。现将这两个品系的主要特征特性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大田应用研究

茶叶科学 1984

摘要: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 R.)是为害新梢的一种重要害虫。1979年我省分离到一株对茶小卷叶蛾毒力较强的颗粒体病毒(AoGV),1980—1983年曾进行了一系列田间试验,以探明其用于生产防治的可能性及应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茶小卷叶蛾第一代卵孵化期,应用低剂量 AoGV 常量喷布茶树(每亩用病毒12.5—25毫克,加水125斤),幼虫感染死亡率达87.5—93.8%。用病毒治虫不仅方法简便易行,而且持效期长,喷施一次可控制小卷叶蛾为害16代,持效达3年以上,充分发挥了病毒治虫的经济、有效、安全的优越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PRID”控制水母牛发情试验

湖北畜牧兽医 1984

摘要:引言武昌县耕牛以水牛为主,全县耕牛总数30396头,其中水牛28495头,占总牛数93.75%;黄牛1901头,占6.25%。利用摩拉、尼里公牛与本地水牛杂交,以开发利用现有水牛资源,实现乳役兼用,提高水牛经济效益,是我们在武昌县搞水牛杂交改良的目的。但当前耕牛分户饲养,牛群分散,给杂交改良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缺牛的地方2—3户共养1头牛,对繁殖互不关心,忽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