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778条记录
小麦新品种——“2133”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一、试验示范表现“2133”是华中农学院用毛颖阿夫与宜麦1号杂交选育而成。1974年秋至1977年夏参加湖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1975年秋至1978年夏参加湖北省小麦新品种抗(耐)赤霉病鉴定试验,并经广济县龙坪公社大面积示范的结果,该品种都表现高产稳产,抗病耐渍,适应性强,颇受群众欢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科学研究 尽快把棉花生产搞上去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农业发展的速度,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77年粮食总产比解放初期增长1.7倍,棉花增长4.7倍,自力更生解决我国八亿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伟大成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无名高烧病猪和患病母猪流产胎儿中分离出弓形体原虫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近几年来,在我所周围的一些集体养猪场中,常发生无名(不明原因)高烧病,病猪都曾进行过猪瘟、丹毒、肺疫的“三针”予防注射。我所养猪场的怀孕母猪中也发生无名高烧流产病。本病曾被怀疑为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但经病源分离、血清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本病连年零星发生,给繁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危害。为了根治本病,我们对无名高烧病和患病母猪流产作了初步研究,取得一定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现果树生产“三高”的初步意见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当前我省果树生产形势一派大好,很多地区都在迅猛发展果树生产。为了使果树生产的发展能够较快较好地取得成果,兹根据我省解放以来在科研与生产上的经验教训,提出如何做到高质量育苗、高标准建园和高水平管理的初步意见,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连制剂防治仔猪黄痢的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前言仔猪黄痢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初生仔猪的急性传染广。本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据我院种猪场115窝仔猪统计,生后5小时至7天内发病率达80%以上;而生后24小时内发病的占发病总数的87.7%。又据研究,初产母猪的仔猪发病率高达95—100%,发病后如不及时合理治疗,可在24小时左右大批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端正认识抓关键 因地制宜种好麦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解放以来,我省小麦单产、总产都有所增长,今年又取得了大丰收,总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可是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单产与兄弟省相比也还存在差距。我省小麦产量徘徊不前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基本原因是由于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但是也存在着认识问题和栽培措施问题。这里,就我省小麦生产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谈谈我省棉区的耕作制度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一、棉区耕作制度的演变与问题我省是全国主要产棉省之一。全省因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可分为江汉平原、鄂东丘陵、鄂北岗地三大棉区。各棉区因气候土壤特点、生产水平的不同,种植制度也有差别。在茬口安排上,文化大革命前,江汉平原棉区由于多为水旱粮棉两夹,地多劳少,大、小麦茬分别占35%和25%,蚕豆和少量油菜占30%,实行麦,豆换茬;鄂东丘陵棉区,由于人多地少,肥力条件较好,小麦茬达80%以上,大麦、蚕豆茬比重较小,鄂北岗地棉区,由于地多劳少,土壤粘重,无霜期较短,棉田大多种冬绿肥和休闲,小麦茬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杂交制种的几种方法

湖北农业科学 1978

摘要:棉花杂交制种,目前因无理想的“三系”,人工去雄授粉比较费工,即使有了雄性不育系,还是要靠人工授粉,花一定的劳力。因此,研究杂交方法,简化制种手续,是棉花杂种优势广泛利用的当务之急。现将各地采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