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农机配装的柴油机机油预润滑装置

现代化农业 2023

摘要:为了解决农机配装的柴油机停机后冷起动时各摩擦表面润滑不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农机配装的柴油机机油预润滑装置,在不改变农机配装的柴油机现有润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在现有农机配装的柴油机润滑系统中并联一套机油预润滑装置,在起动前通过控制电路接通机油预润滑装置中的主要零部件电动机油抽油泵总成,使电动机油抽油泵提前向农机配装的柴油机润滑系统进行预润滑,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起动时农机配装的柴油机各润滑表面因半干摩擦、干摩擦而产生剧烈异常磨损等问题,延长了农机配装的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冷起动 机油预润滑装置 控制电路 电动机油抽油泵 润滑 干摩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致雏鹅痛风新型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试验

中国兽医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鹅场雏鹅发病原因,本试验对鹅场疑似感染鹅星状病毒(GoAstV)的雏鹅进行剖检,采集具有典型痛风症状病死鹅的肝脏、脾脏和肾脏,进行病原分离、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将分离得到的病原接种鹅胚后,72~168 h死亡率约为90%;剖检死亡鹅胚可见尿囊膜水肿并有尿酸盐沉积、胚体严重充血水肿呈潮红色。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与近年来报道的引起禽类痛风的新型GoAstV毒株HNSQ-6、HNKF-1、HNNY0620和XT1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达99.58%~99.72%。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后雏鹅的临床症状与自然感染雏鹅的发病症状一致;攻毒后雏鹅死亡率约70%,未死亡鹅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剖检死亡雏鹅可见心脏、肝脏和肾脏表面出现明显的尿酸盐沉着,部分死亡雏鹅关节腔内有尿酸盐沉积。结果表明,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鹅场病死雏鹅中分离的致病原为GoAstV。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分离鉴定 动物回归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谷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低温冷害是导致黑龙江省谷子产量不稳、品质不佳的重要农业气象灾害,水杨酸可促进植物在低温逆境中的光合作用并提高细胞抗氧化酶活性,从而起到抵御低温冷害的作用。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对谷子幼苗防御低温胁迫的效应,以前期筛选出的冷敏感谷子品种鲁谷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法,将培养至3叶1心的谷子幼苗分别喷施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g/L)外源水杨酸溶液后,进行12℃/6℃(昼/夜)低温处理。在不同胁迫时间取样,对谷子幼苗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及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处理7 d时除了T2处理下苗鲜质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处理下谷子幼苗的根长、叶长及苗鲜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在胁迫3、5、7 d时,T1~T4处理与T0处理相比,除胁迫7 d的T4处理外,其余处理谷子幼苗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根长、叶长及苗鲜质量及脯氨酸含量均提高,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提高,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均增强;除0 d胁迫时间外,同一水杨酸浓度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各个光合指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含量、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综合来看,对谷子幼苗低温冷害的缓解效果随外源水杨酸处理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所有处理中以100 mg/L水杨酸溶液处理缓解低温胁迫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谷子 低温胁迫 水杨酸 生长 光合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负载量对酿酒葡萄公酿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负载量对酿酒葡萄品种公酿1号果实品质的影响,设置单株留穗数分别为5、6、7、8、9、10穗,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树体负载量的增加,公酿1号的单穗重、单粒重、果粒纵径、果粒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总酚含量、单宁含量、类黄酮含量及花色苷含量均逐渐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逐渐降低.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2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由单宁含量、果粒纵径、可滴定酸含量、单穗重、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单粒重7个变量构成,第2主成分由果形指数、果粒横径2个变量构成.通过各因子得分对不同负载量条件下公酿1号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单株负载量为5穗或6穗时,其果实品质得分较高.因此,建议10年生公酿1号单株负载量选择5穗或6穗可以获得品质中上的果实.

关键词: 负载量 公酿1号 果实品质 多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种植模式

现代化农业 2023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50%左右,是我国大豆产业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为确保黑龙江省大豆高产高效,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条带少耕种植技术、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免耕种植技术、大豆垄三种植技术、大豆窄行密植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及大豆大垄窄行种植技术,以期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节本增效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和依据,为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持续发展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有序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大豆 垄三 窄行密植 原垄卡 少免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植保无人机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推广以虫治虫绿色防控技术,减少水稻田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赤眼蜂释放效率,降低防治成本.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和二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完成了不同放蜂量、放蜂器投放数量、放蜂量和放蜂器投放数量组合3个试验,调查卵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相对防效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应用植保无人机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释放量45万头/hm2,放蜂器投放数量90个/hm2,分3次平均释放,每次释放间隔5 d,卵块寄生率62.8%,校正寄生率60.0%,防治效果67.7%,产量和挽回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1186.4 kg/hm2和6.0%.

关键词: 稻螟赤眼蜂 水稻二化螟 植保无人机 寄生率 相对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菌渣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主菌株产酶环境优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筛选出高效降解食用菌废弃菌渣的复合菌系,有效促进菌渣的降解速率,明确复合菌系主要功能菌株最佳发酵环境。利用富集培养、限性继代培养和低温逐代驯化技术对205份采集的菌源材料进行筛选,通过对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选取最佳菌源提取物料。同时采用划线分离培养,分离主要功能菌株,对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205份菌源提取物质中分离纯化的1个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材料,发现该菌属于曲霉属,产酶较高的主菌株是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对该菌株的产酶环境优化发现,产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的最优环境是菌渣35 g·L-1、硫酸铵3.5 g·L-1、吐温-80为1.4 mL·L-1、KH2PO4 1.0 g·L-1、MgSO4·7H2O 1.0 g·L-1、NaCl 0.5 g·L-1、FeSO4·7H2O 0.1 g·L-1,培养时间为15 d。最终明确了复合菌系中主要功能菌株的菌株类别及其发酵环境,可为废弃菌渣资源的快速降解提供宝贵资源,并为菌渣资源肥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食用菌 废弃菌渣 纤维素降解菌 筛选 产酶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LN-1株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查明并掌握辽宁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流行特性及生物学特点,为BVDV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辽宁省某养牛场疑似发生BVDV感染的病死牛脾脏组织,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 IBR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S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及BVDV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将组织液接种MDBK细胞分离病毒。对细胞进行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后再通过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病毒,PCR扩增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BVDV特异性引物RT-PCR鉴定结果为阳性,在280 bp处有条带,与预期条带大小相符,其余病原特异性引物未扩增出条带,证明未感染其他病原;分离得到的毒株在MDBK细胞中培养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纯化后,经电镜观察可见直径约为50 nm的病毒粒子;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在接种分离毒株的MDBK细胞内可观察到亮绿色荧光,而对照细胞没有荧光,将分离得到的病毒命名为LN-1株;全基因组扩增序列大小为12 269 bp,遗传进化分析发现,LN-1株与XC、SD-15及ZM-95株在同一分支,与XC株核苷酸相似性为96.2%,属于BVDV-1m型。【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出1株1m型BVDV毒株,对后续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全基因组测序 病毒分离 免疫荧光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性别、月龄对荷斯坦牛网膜脂肪组织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公牛(Bos taurus)去势和长期育肥能够促进内脏脂肪的沉积,过多的脂肪沉积易引发机体慢性炎症,然而有关牛网膜脂肪组织炎症的分子机理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牛网膜脂肪组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性别和月龄对荷斯坦育肥牛网膜脂肪组织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16月龄荷斯坦公牛(BF16)、阉牛(SF16)及26月龄阉牛(SF26)各3头,测定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屠宰后采集网膜脂肪组织,进行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采用RNA-seq技术对3组牛网膜脂肪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组间差异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qPCR验证、候选基因筛选及蛋白网络互作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1173个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8个基因表达趋势模式中;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多个与炎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随机选择6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靠;筛选到与炎症相关的5个生物学过程条目和5个信号通路共50个非冗余基因,聚类分析发现,与BF16组相比,去势能够上调SF16组网膜脂肪组织中抗炎症和促脂肪细胞分化基因(如TNF-α诱导蛋白3(TNF alpha induced protein 3,TNFAIP3),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等)的表达,下调促炎症基因(如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B))的表达;与BF16和SF16组相比,长期育肥能够上调SF26组网膜脂肪组织中衰老和慢性炎症相关的基因(如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 3,LGALS3),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7(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7,CCR7)等)的表达.蛋白网络互作分析显示IL1B为关键中心节点.本研究结果为优化利用荷斯坦阉牛生产大理石纹牛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荷斯坦牛 转录组 性别 月龄 脂肪组织炎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机械直播(插秧)同步深施肥技术及配套机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

摘要:水稻机械直播(插秧)同步深施肥对比水稻传统撒施化肥技术具有省肥、省工、增产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该项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在水稻机械直播(插秧)的同时通过机械的方法将水稻专用复合肥深施于稻田中,其目的是使所施的肥料在土壤中经过缓释溶解,为水稻生长长期供肥,延长了肥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该技术是农机同农艺结合的典范.论述了水稻机械直播(插秧)种植模式的施肥技术,分别介绍了水稻机械直播(插秧)同步深施肥配套机具中的具有代表性机型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机具的特点.

关键词: 水稻 直播(插秧) 同步深施肥技术 配套机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